西安市“藍天”任務再加碼! 今年自定“藍天”目標:255天
來源:西安日報  |  2021-03-05 16:59:47

  記者4日從我市十項重點工作和生態環境保護工作調度會上獲悉,我市自定的2021年空氣品質目標中,優良天數為255天,將比去年增加5天。站在去年空氣品質“歷史性突破”的基礎上,再增加5個“藍天”實屬不易。為此,我市今年將持續推進“四大結構”優化調整,緊盯短板發力,努力拿下更多的“藍天”。

  緊盯短板發力:

  持續推進“四大結構”優化調整

  剛剛過去的2020年,西安空氣品質取得歷史性突破,PM2.5平均濃度51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0.5%;優良天數250天,同比增加25天,是近4年以來“藍天”最多的一年,其中優級天數含金量很高,共56天。

  2021年,西安再次給“藍天”任務加碼,自定優良天數較2020年增加5天,PM2.5平均濃度控制在50微克/立方米,在全國168個重點城市排名穩定退出後20位。同時還制定了自加壓力目標:即優良天數較2020年增加10天,PM2.5平均濃度控制在48微克/立方米左右,較2020年下降6%。

  為了完成目標任務,今年,我市將以“十四運”空氣品質保障為主線,持續推進“四大結構”優化調整,緊盯我市短板發力,不斷強化科技支撐,積極探索PM2.5和O3協同控制。

  推進産業結構優化調整:

  加快高排放企業搬遷

  我市將研究制定繞城高速以內高排放企業搬遷“十四五”計劃;完成藍田堯柏水泥有限公司異地遷建、鄠邑區國維澱粉廠自備發電機組關停;研究制定灞橋熱電廠、西郊熱電廠搬遷(替代)方案。整體提升企業污染防治水準,推進25個重點行業企業績效分級管理,鼓勵企業自主升級。實施VOCs源頭替代,完成10家涉VOCs排放企業原輔料源頭替代。

  推進能源結構優化調整:

  實現三環以內“無煤化”建設目標

  今年,將啟動我市供熱發展規劃及長距離供熱方案任務,制定能源替代方案。實現三環以內“無煤化”建設目標。新增供暖面積逐步採取分佈式供熱方式替代。強化清潔取暖改造,推進電網、氣網、農村居住房屋保溫等基礎性工程建設,力爭實現民用散煤“清零”。

  推進交通結構優化調整:

  構建綠色物流配送體系

  今年,我市將構建綠色物流配送體系,主城區內物流中心逐步遷出市區,10個專業型公共配送中心投運,新投運的綠色物流轉運中心城市配送轉運車輛全部實現純電動化。推進“公轉鐵”貨運比例提升,2家火電企業鐵路運輸比例保持100%。推廣新能源汽車,新增公交車、網約車、計程車純電動率100%。推進柴油車深度治理及非道路移動機械監督管理。以“全運藍”為目標,提前開展柴油貨車、過境車輛繞行管控。

  推進用地結構優化調整:

  推廣建築工地“全密閉”施工

  我市將提高揚塵污染防治管理精細化水準,建設工地在線監測和視頻監控統一標準,在線率不低於95%,推廣裝配式建築以及建築工地“全密閉”施工。城市建築垃圾綜合整治率達到100%,城區生活垃圾清運比例達到100%,農村地區生活垃圾清運比例不低於90%。不斷完善秸稈、農業園區雜草、枯枝落葉等生物質廢棄物收儲體系,秸稈綜合利用率達95%以上,嚴控露天焚燒。

  用好智慧環保指揮平臺:

  做好重污染天氣應急管控和聯防聯控

  我市將制定《西安市環境空氣品質監測站點污染分析及管控措施建議》。充分利用西安智慧環保綜合指揮平臺,發揮網格化監管能力,對數據異常、持續偏高、問題突出的區域,及時調度區縣專班開展污染源排查。用好智慧環保指揮平臺,堅持顆粒物與臭氧污染協同控制,做好重污染天氣應急管控和聯防聯控。

  今年,我市將繼續強化秋冬季重污染天氣應對,對《西安市重污染天氣應急減排項目清單》進行調整和完善,適時發佈管控指令,採取有效措施削峰降污。嚴格落實《西安市“全運藍”環境空氣品質保障方案》,為全運會提供良好的環境空氣品質。(記者 馬昭)

編輯:王菲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