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進“兩鏈”融合 陜西著力解決“兩張皮”問題
來源:陜西日報  |  2021-03-15 09:51:27

  3月12日,在西部超導的高品質鈦材表面處理生産線,航空用高端鈦合金産品正在緊張生産。2020年,西部超導突破了TB6合金4噸級鑄錠製備關鍵技術,産業鏈再次延長。

  西部超導是西北有色金屬研究院的39家産業化企業之一。依託西北有色金屬研究院在稀有金屬材料領域的創新資源,國家先進稀有金屬材料技術創新中心正在抓緊建設。未來5年,陜西將圍繞重點産業領域,建設20個共性技術研發平臺,推動行業共性技術突破和産業技術革新。

  根據《陜西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綱要》,“十四五”期間,陜西將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打造西部創新高地。其中,建設共性研發平臺是陜西促進科技與經濟緊密結合、創新成果與産業發展密切對接的一項重要工作。

  陜西是科教大省,擁有100多所高校、1300多家科研機構、專業技術人才百萬人以上、兩院院士66名。“十三五”以來,陜西創新驅動發展步伐加快,高新技術産業、戰略性新興産業年均增長16.5%和11.1%。2020年,全省高新技術企業數量突破6100家,同比增長41.8%,全省技術合同交易額超過1500億元,科技創新已是陜西的新名片。

  科技優勢和經濟發展“兩張皮”的問題依然存在。中國科技發展戰略研究小組、中國科學院大學中國創新創業管理研究中心發佈的《中國區域創新能力評價報告2020》顯示,2020年區域創新能力進入全國前10的地區依次是廣東、北京、江蘇、上海、浙江、山東、湖北、安徽、陜西和重慶。其中,陜西企業創新綜合指標排名全國第19位,較“十二五”末下降3位。

  “在科技部批復建設的10個創新型省份中,我省區域創新能力一直處於中間位次,與廣東、江蘇、浙江有一定差距,也略低於山東、湖北和安徽。這表明我省科技存量資源與科技成果轉化能力薄弱及轉化體制機制不暢的問題仍然存在,企業創新能力不足、産業結構不合理等問題也比較明顯。”陜西省科學技術情報研究院院長張薇説。

  在省委科技工委書記、省科技廳廳長孫科看來,破解陜西科技和經濟“兩張皮”現象,有3張清單至關重要:以龍頭骨幹企業為主體、中小型企業相配套的産業資源清單,以高校院所及重點實驗室、研發中心等為主體的創新資源清單,以“卡脖子”技術為主的關鍵核心技術清單。

  “對陜西來説,創新鏈和産業鏈之間的不對稱不協調是導致陜西科技和經濟‘兩張皮’現象的重要原因。”孫科介紹,加強創新鏈和産業鏈對接,是推動經濟高品質發展邁出更大步伐的重要抓手。深化“兩鏈”融合發展已寫入2021年的省政府工作報告。

  “兩鏈”深度融合科技行動計劃將是今後很長一段時期陜西科技創新工作的重中之重:以集聚創新資源、培育發展新興産業、支撐傳統産業轉型升級為目標,以“補鏈、強鏈、延鏈、建鏈”為重點,陜西將支持龍頭骨幹企業聯合高校院所和上下游企業組建創新聯合體,以重大項目牽引,聯合攻克‘卡脖子’關鍵技術,支撐主導産業邁上價值鏈中高端;建立共性技術研發平臺、校企研發平臺以及“雙創”平臺,統籌佈局和集成項目、人才、平臺等科技創新資源,把創新鏈和産業鏈銜接起來,從而推動創新資源轉化為經濟發展的動力。

  截至目前,省科技廳已經組織凝練了29個重點領域産業鏈,全圖譜梳理了産業鏈的短板弱項,建立了企業資源、創新資源和關鍵核心技術3張清單。

  “下一步,我們將整合省內外優勢資源開展集中攻關,著力打通産業鏈的‘痛點’和創新鏈的‘堵點’,推動傳統産業鏈轉型升級,戰略新興産業發展壯大。”孫科説。

  2021年,陜西擬組建5個共性技術研發平臺,重點圍繞能源化工、高端機床、半導體與積體電路、先進金屬材料、空天動力、人工智能等領域實施10個省級科技重大項目,引導建立6個創新聯合體。與此同時,陜西還將在高端機床、新能源汽車、半導體與積體電路、人工智能、生命科學、物聯網和工業互聯網、高性能計算等領域進行先行先試,通過深化“兩鏈”融合發展,推動創新資源和産業資源實現對接。(記者 張梅)

編輯:王菲
“‘雲上解碼幸福中國’——外媒記者雲參訪”系列活動之西安國際推介日_fororder_871c824428f68095bda481ffe3c6a9e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