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在線陜西報道(記者 柳洪華):初秋剛至,榆林佳縣便早早收到了“秋天的收穫”。近日,陜西省公佈2021年13個省級現代農業産業園創建名單,獲批創建的每個省級現代農業産業園將獲得省級財政補助資金1000萬元。作為榆林市的代表,佳縣現代農業産業園入選創建名單。
佳縣現代農業産業園 供圖 佳縣縣委宣傳部
佳縣,地處黃河西岸、毛烏素沙漠南緣,是典型的旱作農業縣。總面積47.02 萬畝、人均1.77畝的耕地資源稟賦,讓佳縣的農業現代化需要從特色、規模、深加工等方面破局。
按照陜西省“3+X”産業規劃總要求,佳縣制定出臺了《佳縣“3+X”農業産業發展規劃(2019—2022年)》,按照全縣“東棗西果北蔬菜、旅遊畜牧雜糧中藥材”産業佈局,推動紅棗大提質、畜牧上水準、山地蘋果擴規模,,因地制宜做優做強中藥材、地膜高粱、小雜糧、滲水地膜穀子等特色産業。
據了解,2020年,佳縣推廣紅棗強力降高塑形豐産技術6萬畝,建成紅棗矮化密植示範園30畝、酸棗園440畝;佳縣紅棗標準已完成省級註冊,正在爭取國家註冊;佳縣油棗成功入選國家級特色農産品優勢區。
作為佳縣農産品加工的支柱,佳縣現代農業産業園建設以紅棗加工為核心,不斷豐富紫晶棗、紅棗飲品等“紅棗+”系列産品,提升紅棗産品附加值,增加農民的涉農收入,以優質有機紅棗為龍頭的現代農業産業加速建立。
以赤牛坬村為例,在考察學習和廣泛徵求意見的基礎上,確定了以農耕文化旅遊業為統領的“紅棗名村、旅遊新村、美麗鄉村”發展目標;成立紅棗、手工掛麵等10多個合作社,採取“公司+農戶”的方式發展集體和個體經濟;組建“赤牛坬農戶品加工銷售中心”,加工銷售赤牛坬品牌的棗糕、黃米饃饃、五穀畫、小雜糧等農副産品,發展多種合作經濟組織,增強集體和農民收入。
佳縣高粱種植基地 供圖 佳縣縣委宣傳部
然而,在現代農業産業發展如火如荼的火熱形勢下,佳縣也注意到自身在現代農業全産業鏈發展中存在的不足。對於佳縣而言,綠色優質産品供給不足,精深加工少、品牌開發不夠、農産品加工業整體滯後、資金保障投入不足等問題仍然存在,導致佳縣的農産品市場競爭力不足、産業化程度不高、農民增收難度大。
值得注意的是,1000萬元省級財政補助資金重點支持園區補齊産業發展短板,對區域公用品牌創建、加工工藝研發及系列産品開發、聯結農戶的物流電商平臺等方面鼓勵支持。
資金所支持的領域與佳縣亟待破解的難題之間的高匹配度,以及創建省級現代農業産業園與《佳縣“3+X”農業産業發展規劃(2019—2022年)》在實施時間上的重疊,將為佳縣的農業現代化“添柴加火”,成為助力佳縣農業現代化、農業産業化的難得機遇,對産業規劃落實、産業融合發展、做大做強主導産業、完善夯實農産品全産業鏈等大有裨益,最終實現農戶與農業的“雙贏”。
未來,無論是佳縣還是榆林市,都將在鄉村振興的大潮中奔涌出新的浪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