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在線陜西報道:日前,西安交大一附院心血管內科教授袁祖貽團隊成功為一位心衰患者植入心臟收縮力調節器(CCM),這也是全國首批、陜西首例CCM植入。該項新技術的使用,標誌著西安交大一附院在心血管診療技術方面新的進展,將為廣大心力衰竭患者的治療帶來“新曙光”。
植入心臟收縮力調節器的患者為一名59歲男性,因“間斷胸悶氣短10年,加重1月”入院,在前期各項檢查及治療後,患者心衰症狀仍不能得到有效緩解。
手術現場 供圖 西安交大一附院
經過對患者病情的全面分析研判,在與患者及家屬充分溝通後,西安交大一附院為患者植入CCM治療,手術過程順利;術後患者各項生命體徵平穩,術後半小時復查顯示CCM已經開始發揮作用。
據了解,心衰是各種心臟疾病進展至終末期的最終階段,是影響人類壽命和生活品質的重大疾病之一。雖然改善生活方式和藥物治療可以緩解心衰患者症狀,部分患者可以通過心臟再同步器械治療而獲益,但仍有很多心衰患者對藥物或心臟再同步治療無效。
CCM是一种先進的心力衰竭治療裝置,通過微創手術將刺激電極植入到患者心室,在心臟搏動的絕對不應期釋放電刺激,這種電刺激不會改變患者心律,但是可以通過一系列信號通路改善心肌的生理狀態,加強心臟收縮能力,從而改善心衰患者的心功能。(文 李晨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