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神木:村集體經濟發展顧問為鄉村振興“把脈開方”
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  |  2022-04-01 17:26:16

  國際在線陜西報道:2021年以來,陜西省神木市以黨建為引領,以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為抓手,發揮人才優勢,凝聚智力資源,選聘優秀企業家擔任村集體經濟發展顧問,幫助村組理思路、抓産業、引項目,有效激活鄉村振興發展動能。

  紮根農村 謀劃鄉村發展之路

  在神木,想體驗民俗文化,感受黃土風情,去沙峁鎮菜園溝村沿黃鄉村民俗博物館是個不錯的選擇,這座隱藏在山溝溝裏的博物館是本土企業家黃樂海一手創辦的。

  “20世紀六十到九十年代,這裡曾經是菜園溝小學,當年我和村裏的很多孩子都在這兒上過學,後來學校搬走了,教室也就跟著荒廢了。看到這種場景,我心裏頭很酸楚。”黃樂海説。為了把鄉愁留住,他決定將這個廢舊的學校建成村級博物館。

  菜園溝村沿黃鄉村民俗博物館自2018年8月免費開館以來,這裡已經成為了沿黃觀光線上一處獨具特色的鄉村旅遊打卡點,吸引著越來越多的遊客前來遊玩體驗。

  由於經營發展思路好,且鄉土情結深厚,去年,黃樂海被選聘為菜園溝村村集體經濟發展顧問,剛上任他就全身心紮根農村,為鄉村振興謀出路。在全面摸清“家底”後,黃樂海和村兩委班子成員將工作重心繼續放在了補齊基礎設施建設短板上。

  菜園溝村監委會主任郭雪峰説:“2021年,村裏建成了2.7公里的生産道路,黨群服務中心和村史館主體工程也已經建成完工。我們還積極向上爭取了200多萬元資金,流轉了300畝撂荒土地,將其打造成高標準農田,為下一步招商引資奠定基礎。”

  實現鄉村振興,既要補齊短板,更好發揮優勢。菜園溝村有著豐富的紅色文化資源,是唱響鄉村旅遊的一張“王牌”。自擔任發展顧問以來,黃樂海積極利用元宵節等節慶日,將紅色文化元素融入到傳統的民俗文化中,在堅定鄉土文化自信的同時,也為紅色基因的傳承帶來了活力。每當有遊客來參展時,黃樂海都會邀請村裏的老人為遊客講述發生在菜園溝村的紅色故事。

  遊客錢增輝説:“通過老人講解,深刻清晰地了解了過去菜園溝村民擁護紅軍的感人歷史事跡。”

  2021年12月,菜園溝村成功獲批國家3A級景區,這極大地提振了黃樂海和村兩委班子成員發展壯大鄉村旅遊業的信心。如今,村史館的布展陳設、紅色廣場的規劃建設、招商引資的加快推進等一樁樁、一件件做強鄉村旅遊業的民生實事被一一提上日程。

  “下一步,我們將繼續挖掘我村的紅色、生態、民俗等資源優勢,爭取將菜園溝村打造成國家4A級景區。”黃樂海説。

  全程參與 打造特色旅遊品牌

  和黃樂海不同,慕樹源在被選聘為爾林兔鎮西葫蘆素村村集體經濟發展顧問之前,曾擔任過該村的村長,是西葫蘆素村開發萬畝草原旅遊項目最早的發起者之一。

  “我們村裏有1萬餘畝草原,自然資源得天獨厚,2015年至2019年,我在任村長的時候,我就一直為恢復和開發萬畝草原項目奔走。”慕樹源説。2019年在神木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和推動下,西葫蘆素村成立了西葫蘆素經濟聯合社,開啟了萬畝草原開發之旅。

  自被聘為西葫蘆素村村集體經濟發展顧問以來,慕樹源就經常住在村裏,和村兩委班子成員走訪調研、開座談會,探討發展思路、制定發展規劃,為村集體經濟發展積極謀劃。爾林兔鎮西葫蘆素村黨支部副書記王玉彪説:“自慕樹源被聘為經濟顧問以來,他就積極為村集體經濟出謀劃策。去年我們著力完善大草原景區的基礎設施,配齊了草原智慧防火系統、遊樂設施存放庫和旅遊民宿。”

  西葫蘆素村最具競爭力的是自然生態,做好生態保護可持續發展這篇文章是穆樹源和全村村民多年來達成的共識。近年來,西葫蘆素村依託爾林兔大草原獨特的自然資源優勢、舒適宜人的氣候條件和豐富奇特的旅遊項目,打造了集觀光旅遊、休閒度假、研學基地、餐飲遊樂等多種功能為一體的綜合性服務景區。景區依託文化旅遊資源舉辦了草原嘉年華和葵花文化旅遊節等豐富的活動,讓遊客可以在看節目、品美食、玩遊戲的同時領略塞上風光文化。

  2021年僅萬畝草原旅遊項目這一項,就為村集體經濟創收60余萬元,美麗的草原風光變成“真金白銀”,極大地調動了村民們發展民宿、農家樂等相關産業的信心。

  西葫蘆素村村民苗玉華説:“旅遊景點開發兩年多了,搞得很不錯,每到旅遊旺季,我就做點小生意,能掙2000多元,希望我們村的旅遊産業越辦越好。”

  經過多年的努力,去年,爾林兔大草原成功獲批國家3A級景區,2022年西葫蘆素村將以“完善功能設施、豐富景區內涵、提升景區品位”為主線,繼續加大投入力度,推動景區提檔升級。

  “下一步,我們將繼續補齊基礎設施短板,鋪設觀光道路四公里,建設一個九層左右的觀景塔。”慕樹源説,“該村將引進第三方專業旅遊公司,做好旅遊活動宣傳策劃,真正把遊客引得來,留得住,提高鄉村旅遊業的綜合效益。”

  選聘村集體經濟發展顧問,是神木市深入貫徹新發展理念,柔性引才、匯聚智力資源的創新舉措。目前,20名村集體經濟發展顧問已初步培育出17個發展前景較好的集體經濟項目,達成合作意向扶持資金3900萬元,為鄉村全面振興注入了強勁動能。(文 武子云 高曉平 張利芳)

編輯:吳宇婷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