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交大一附院閆煬團隊自主完成西北地區首例腋股轉流VA-ECMO橋接人工心臟植入手術
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  |  2022-04-18 11:20:07

  國際在線陜西報道:2022年4月12日,西安交通大學第一附屬醫院(以下簡稱“西安交大一附院”)心血管外科教授閆煬團隊在醫院麻醉手術部、心超室的默契配合下,為VA-ECMO支持的重症心源性休克患者成功實施“人工心臟植入+主動脈瓣替換+二尖瓣成形+三尖瓣成形”術。

  該手術開創了“西北地區第一例未借助外力,由西北地區醫院醫生自主完成的人工心臟植入手術”“第一次應用通過腋股中心轉流VA-ECMO進行橋接的人工心臟植入治療方案”“西北第一例人工心臟植入同期多瓣膜替換和修復手術”等多個第一。該手術的完成標誌著西安交大一附院心外科在人工心臟植入領域邁出了堅實的一步。

  據了解,患者53歲,11年前因急性心肌梗死行冠脈介入治療。近兩年,患者相繼出現胸悶、氣短、下肢浮腫等症狀,夜間不能平臥,被診斷為“終末期心臟病,心功能Ⅲ級”。在藥物治療手段均無法改善患者情況後,患者唯一的希望就是心臟移植。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圖片1

手術現場 供圖 西安交大一附院

  4月7日晚,患者因心力衰竭急性發作被送入西安交大一附院;4月8日淩晨,患者病情突然加重,出現心源性休克,大汗淋漓、意識不清、血壓下降,生命危在旦夕。閆煬團隊為患者會診後,緊急為患者實施腋股中心轉流VA-ECMO植入術,暫時保住患者性命。

  考慮到患者自身情況及無匹配的可移植心臟的現實問題,為患者急行心臟移植手術的可能性幾乎為零。閆煬提出為患者更換“人工心臟”。

  4月12日上午,經過多次細緻的術前討論,在西安交大一附院麻醉手術部、心超室等多部門默契配合下,閆煬主刀為患者成功實施了西北首例 “腋股動靜脈轉流VA-ECMO橋接下的人工心臟植入+主動脈瓣替換+二尖瓣成形+三尖瓣成形術”。手術歷時近5小時,血流動力學監測顯示,患者心臟功能和相關醫學指標逐漸恢復平穩。自此,患者擁有了一顆穩健跳動的充電式“人工機械心臟”。術後,患者被送往心外科重症監護室康復治療。

  目前,心臟移植是重症和終末期心衰治療的有效手段。但移植面臨供體嚴重缺乏、術後免疫排斥等問題,全世界範圍內,供需差距非常大。

  閆煬介紹,人工心臟是最複雜、最精密的醫療器械,因其産品製造的技術難度和手術操作的難度,被譽為心臟外科“皇冠上的明珠”。人工心臟是未來醫療領域必不可少的一種輔助醫療器械,它可以代替人體心臟,即使心臟停跳,患者依然能夠維持生命。閆煬説:“人工心臟可有效彌補‘心源’緊缺問題,作為橋接讓患者等待移植;另一方面,對於一些短期心衰、心功能有恢復可能的患者,也可以先用人工心輔助,待心功能恢復後再拆除人工心臟。現階段,人工心臟技術在國外已相對成熟,我國人工心臟研究雖起步較晚,但發展迅速,隨著科技水準的進步以及醫療環境的改善,植入人工心臟將成為眾多危重症心衰患者的新選擇。”(文 王飛揚 劉倩 劉炳圻)

編輯:吳宇婷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