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在線陜西報道:在一場場突如其來的疫情中,無數當代中國青年挺身而出,為穩定防疫大局不斷傾注心力,讓世界看到了中國青年的力量與擔當。在“五四”青年節到來之際,幾位在陜西的外國留學生講述了自己眼中的中國青年形象,和對中國青年身上特質的理解。
西北工業大學土庫曼斯坦留學生方潔眼裏的中國青年是“友好”的
來自土庫曼斯坦的留學生方潔是西北工業大學大三年級學生,在疫情暴發時曾加入西北工業大學留學生志願者服務隊。在成為志願者的時間裏,她每天都要穿上厚厚的防護服,給處於封閉管理中的留學生們送飯。這並不是一件輕鬆的事情,但是她卻看到,越來越多的中國青年選擇成為志願者,拿起試管和棉簽,日以繼夜地進行核酸檢測工作。“我想對他們説,謝謝你們的幫助。”方潔説。
西北工業大學也門留學生卡西姆眼裏的中國青年是“努力”的
來自也門的西北工業大學留學生卡西姆也有同樣的感受。疫情期間,他收到了中國志願者送來的“愛心飯菜”。
在提到中國青年的特質時,卡西姆和方潔都説到了“努力”這個詞。他們看到中國青年每天早睡早起、參加活動、認真學習,疫情時期不知疲倦地搬運物資,擔任校園中的物資“擺渡人”。“其他人都感覺很累了,但是我的中國同學永遠不覺得累。”方潔説。
外國留學生剛來到中國的時候,由於中文不好,幾乎都會遇到一些學習的“麻煩”。一般情況下,他們需要讀兩年的中文預科班,之後就要進入大學,接受中文授課。然而,中文授課對他們而言仍然有些吃力。來自土庫曼斯坦的西北工業大學留學生魏甘雨去年正式入學,就讀于西北工業大學軟體工程專業。她表示,大學第一學期是她最難、壓力最大的一段時間,但來自周圍老師和同學的幫助讓她慢慢克服了困難。
西北工業大學土庫曼斯坦留學生魏甘雨眼裏的中國青年是“善良”的
“老師會主動跟我溝通學習上的困難,鼓勵我,身邊的同學也會主動跟我説,有什麼困難和問題都可以找他們。這些來自身邊人的善意讓我緊繃著的心慢慢鬆弛了下來,也讓我逐漸恢復了信心。他們會無條件地幫助你,只要你需要。”魏甘雨認為,自己眼中的中國青年是“善良”的。
西北工業大學泰國留學生王莉芳眼裏的中國青年是“熱情”的
來自泰國的莉芳表示,自己有一個很好的中國朋友,平時會互相交流彼此國家的文化。“中國的青年對於不同國家的文化有著一種天然的包容。他們有著強烈的好奇心,並喜歡不斷探索未知的事物。同時,無論在學習還是生活中,他們都具有充沛的熱情。有一次我丟了東西,中國朋友幫我找了很久,我很感動。”莉芳説。
近些年,伴隨著中國經濟的騰飛,越來越多的外國留學生開始來到中國學習漢語。魏甘雨認為,自己能來到中國學習是一件很幸運的事。在這裡,她學會了一門新的語言,也認識了很多很好的朋友。“當初因為喜歡中國文化,我來到西安留學,在這裡收穫了很多。我想在回國之後,把中國文化講給更多人聽。”卡西姆説。
無論是留學生魏甘雨,還是卡西姆、莉芳、方潔,他們都希望在未來能夠將真實的中國傳播出去,讓越來越多的人了解中國歷史與文化。(文/圖 李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