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市長安區:喚醒“沉睡資源” 探索鄉村振興新路徑
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  |  2022-11-18 16:54:21

  如何喚醒“沉睡資源”、撬動産業發展、提升鄉村發展的活力?近年來,西安市長安區通過政府引導、農民自願、社會參與的方式,積極盤活農村閒置資源,有效促進一二三産業融合發展,走出一條鄉村振興的新路子。

  在西安市長安區灤鎮街道喬村,一個荒廢的小院被改造成一座手工作坊,到處散發著文藝氣息。

  “來來來,裏邊坐。”招呼大家的是作坊的女主人崔瑋,看她的穿著溫婉柔美,説起話來卻流露出一個西安女娃的利索和爽快。

  順著崔瑋的指引,“三秦巧娘”手工作坊映入眼簾,只見舊磚墻涂上了時尚彩繪,久未修剪的果樹裹著彩色毛線衣,廢舊水桶改造成了洗手臺……創意的打扮讓整個舊院落恢復了生機。

  “今天我們準備做一批手工挂件,做得好還有禮物贈送。”崔瑋説道。

西安市長安區:喚醒“沉睡資源” 探索鄉村振興新路徑_fororder_圖片1

手工布老虎

  “給咱用廣播喊一下,讓大家這會沒事的都來‘巧娘’這兒,你給大家説,今天做得好還給送禮品。”喬村黨支部書記荊蕊蕊打著電話催村幹部“召集人馬”。不一會兒,村裏的大娘、大嬸坐滿了院子。

  “棉俠、彩玲……來,你們幾個坐到這,給不會的人教一下。”隨著崔瑋的指揮,原本吵雜的院落立馬安靜有序,大傢夥圍成幾桌子,不會做的人也不再著急,拿起了製作挂件的材料,看著會的人怎麼做。

  擺布好現場的“工人”,閒下來的崔瑋介紹説,村裏來做工的都是婦女,要照顧家裏,做工的時間不能太長,而上了年紀的人,做工太複雜,身體也吃不消。所以她讓大家做比較簡單的手工挂件,好學好上手,村民做得很開心。

西安市長安區:喚醒“沉睡資源” 探索鄉村振興新路徑_fororder_圖片2

村民們製作的手工藝品

  “有活做的時候,最多能叫來200多人。”崔瑋説,替大家考慮是一方面,能讓大家得到實惠,才是調動村民一起創業的根本動力。

  為了提高經濟效益,崔瑋不僅在微信視頻、抖音平臺銷售成品,給大家分成,還面向社會開展多項手工研學項目,吸引大批遊客來作坊體驗手工藝品製作過程,讓村民當“講師”,現場為遊客傳授製作技能。  

  “我講一節課能拿到100元的課時費,比做手工還掙得多。”村民王棉俠自小喜歡做針線活,心靈手巧的她沒有想到自己有一天也能當上“講師”。

  如今,喬村的婦女們穿針引線、剪花貼紙,為遊客講解、培訓,“三秦巧娘”手工作坊已成為喬村一道富有特色的鄉村旅遊風景線。而銷售工藝品的收益、培訓講課的費用、研學遊客的提成,也成為大家摸得著、看得見的經濟收入。

西安市長安區:喚醒“沉睡資源” 探索鄉村振興新路徑_fororder_圖片3

“三秦巧娘”手工作坊吸引大批遊客前來體驗製作手工藝品

  “沒想到一個荒廢多年的院子能給大家帶來這麼好的收益。”荊蕊蕊介紹説,村裏閒置的民房,現有20多戶租給城裏人居住,有2家租給創業者開辦民宿,還有5戶租給涼皮、掛麵等手工作坊。一年租金8000元起步,有的能租到1.5萬元。

  此外,村民掙得不僅是租金,一座舊宅帶動了一個産業。小峪口非遺鄉集,五台、子午民宿集群,劉秀村“古秦渡酒”……一個個融合鄉村旅遊、餐飲民俗、文化體驗的新業態,吸引人流、資金流競相涌入,一座座舊宅老院被激活重生,蝶變為新産業,撬動了村集體經濟發展,提升了鄉村發展的活力。

  據了解,近年來西安市長安區已發展特色民宿100家,年接待遊客3.8萬人,收入1000萬元以上,帶動鄉村旅遊消費2億元。

  “沉睡老宅”能生金,西安市長安區積極推動閒置資源變資産,農民變股東,資金變股金,促進農村集體經濟發展和農民增加收入,促進鄉村振興與鞏固脫貧攻堅成果有效銜接,書寫著群眾滿意的鄉村振興時代答卷。(文/圖 季風)

編輯:柳洪華
“‘雲上解碼幸福中國’——外媒記者雲參訪”系列活動之西安國際推介日_fororder_871c824428f68095bda481ffe3c6a9e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