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在線陜西消息(記者 柳洪華):2023年1月14日,政協陜西省第十三屆委員會第一次會議舉行聯組討論。陜西省政協委員、國廣國際在線陜西分公司總經理、國際在線陜西頻道總編輯史佳做了“整合‘一帶一路’國際傳播資源 加強陜西國際傳播能力建設”的發言。
陜西省政協委員、國廣國際在線陜西分公司總經理、國際在線陜西頻道總編輯史佳
2021年5月31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次集體學習時強調,我國要加強國際傳播能力建設,全面提升國際傳播效能,形成同我國綜合國力和國際地位相匹配的國際話語權。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展現可信、可愛、可敬的中國形象,推動中華文化更好走向世界。
史佳表示,陜西省是文化大省,近年來在國際傳播領域進行了積極探索和實踐,僅2022年陜西省在Facebook等平臺開通遊陜西、陜西Plus等賬號,開展文化陜西——雲端鬧新春、國際觀察員看陜西等活動,陜西好故事、好聲音和好形象在海外實力圈粉。但陜西省的國際傳播工作總體仍缺乏統一的專業機構,缺乏有效的資源整合,缺乏廣泛的國際傳播渠道,缺乏優質的內容産品等。
對此,史佳建議,陜西應建立“一帶一路”國際傳播推廣中心、多手段擴大陜西國際傳播“朋友圈”、推動“一帶一路”國際傳播産業化發展、做好國際傳播政策保障及效果評估。
關於建立“一帶一路”國際傳播推廣中心,史佳表示,2023年是“一帶一路”倡議提出十週年,應借此契機建立“一帶一路”國際傳播推廣中心,由陜西省委、省政府的宣傳、網信、外事、文旅部門,以及有國際傳播屬性的高校、媒體、企業共同發起成立;建立地市國際傳播分中心,推動市縣級層面開展相關工作,形成全省的矩陣效應;培養國際傳播專業人才,由“一帶一路”國際傳播推廣中心統籌,建立各方人才共建機制。
關於多手段擴大陜西國際傳播“朋友圈”,史佳表示,針對國際傳播移動化、社交化、可視化特點,陜西應建立覆蓋省市縣(區)三級的內容生産基地,發揮各級新聞媒體優勢,採用多語種短視頻、電影(微電影)、動漫等形式進行內容表達;建立國際傳播資源矩陣,調動在陜外國人和海外陜西人,用好“長安號”等實物載體,持續輸出陜西故事;通過與海外傳媒機構及社交平臺合作,搭建海外多語種傳播平臺,邀請外交官、外媒、外國“網紅”等走進陜西,開展“中亞青年記者陜西論壇”“中伊電影絲路峰會”“駐華外交官陜西行”等活動,提高陜西故事傳播的覆蓋率、落地率、接受率。
關於推動“一帶一路”國際傳播産業化發展,史佳表示,針對國際傳播産業化,陜西應建立“一帶一路”國際傳播産業園,吸引開展國際傳播業務、國際交流活動的媒體、企業入駐,孵化相關項目;持續開展“外事+外宣”主題活動,邀請外國政要、外交官、外媒記者、外國“網紅”等群體來陜參觀訪問、推介交流及商務合作;舉辦“一帶一路”國際傳播論壇及“走出去”活動,實施“城市遠洋”“企業出海”等外宣計劃,實現國際傳播、項目合作和産業發展。
關於做好國際傳播政策保障及效果評估,史佳表示,陜西應建立國際傳播政策保障和考核體系,指導各部門、市縣、媒體、企業開展國際傳播業務;做好國際傳播效果評估,按月度、季度、年度發佈指標數據,評估傳播效果,檢驗能力建設,並適時優化國際傳播方法;財政配套專項資金,對開展國際傳播業務的單位、項目,在效果評估的基礎上,進行資金支持、項目獎勵等政策扶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