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在線陜西消息(記者 高崗):2023年1月11日至15日,陜西省政協十三屆一次會議在西安召開。陜西省政協委員、民革陜西省委副主委楊東明參會履職,並向大會提交了“支持實施沿黃公路升級改造”的建議。楊東明表示,目前沿黃公路等級較低,不能有效滿足經濟社會高品質發展的需求,建議按照一級公路標準進行升級改造。
陜西省政協委員、民革陜西省委副主委楊東明參會履職 受訪者供圖
公開資料顯示,沿黃公路全長828.5公里,途徑榆林、延安、渭南、韓城4市12縣72個鄉鎮。其中,榆林段全長415公里,是全線里程最長、途徑縣鎮最多的一段。
楊東明在提案中提到,沿黃公路的開通,有效串聯起黃河沿線的景區景點,暢通了農副産品的銷售渠道,方便了沿線群眾的生産生活,為區域推進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和經濟社會高品質發展提供了堅強保障。但是,沿黃公路規劃等級較低,不能有效滿足經濟社會高品質發展的需求。
“一方面,沿黃公路隨著黃河流向在山梁溝壑間盤旋,大部分為三級公路標準,彎道多路面窄,通行不便,陜西省公路局明確要求沿黃公路‘禁止20座(含)以上客車、限制三軸(含)以上載重貨車通行’,限制了人流、物流、信息流的流通;另一方面,道路沿線多為土石山區,地質條件複雜,在夏季降雨和冬季消凍期間落石頻發,嚴重威脅過往行人的生命財産安全。”楊東明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説。
基於當前實際情況,楊東明建議,一是陜西省發改委、省交通運輸廳等部門重新規劃定位沿黃公路等級,建議按照一級公路標準進行升級改造,並完善交通標識、加油站、停車區等配套服務功能設施,真正讓沿黃公路成為群眾致富路、幸福路、觀光路;二是儘快制定沿黃公路遠景規劃,設立專項資金,加大財政投入力度,串聯沿線重點縣城、鄉鎮及景區,加強沿線道路綠化美化,打造一條兼具生態、旅遊、觀光、文化、城鎮發展等諸多功能的經濟帶;三是加強沿黃公路高危邊坡治理,實現防護措施全線覆蓋,徹底消除坍塌落石隱患,保護人民群眾出行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