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由航天六院11所源動力公司承攬的江蘇省首個中大型高爐煤氣精脫硫項目順利投運,依託液體火箭發動機優勢技術,圍繞創新鏈打造産業鏈,航天六院11所源動力公司積極融入我國現代環境治理體系建設,塑造鋼鐵領域節能減排新賽道,助力航天科技創造美好生活。
投運儀式
入局 助推鋼鐵行業轉型升級
高爐煤氣清潔治理是鋼鐵企業實現污染物超低排放的關鍵。航天六院11所源動力公司緊跟國家産業規劃佈局,開展相關産業、技術、市場論證,順利完成高爐煤氣源頭精脫硫的技術儲備工作,探索投建管運模式,完成業務轉型升級。
2019年,公司組織編制“十四五”規劃,初步明確鋼鐵等非電領域發展目標及實施途徑;2020年,公司高爐煤氣精脫硫技術工藝路線適應性改進工作完成;2021年—2022年,公司連續與國內大型鋼鐵企業簽署高爐煤氣精脫硫項目合同,闖入增量市場發展階段,開啟了300億市場規模的行業快速發展窗口期。
目前,公司承攬的國內首套滿足國際煙氣污染物治理最嚴苛標準的高爐煤氣精脫硫項目已實現連續穩定運行超 100天,技術水準達到國內領先。項目各項數據均達到設計指標,在行業內形成了重要示範效應。
創新 “産學研用”支撐“小巨人”快速成長
構建航天技術應用産業“産學研用”創新聯合體,以技術創新支撐實現融合發展,是航天六院11所源動力公司的核心發展戰略之一。
在技術轉化應用過程中,公司研發了氣態硫污染物源頭脫除全流域均相控制技術等多項關鍵技術,攻破相關技術難關;針對項目可能出現的異常工況,公司提前制定應急預案,有效保障項目實際運營風險可控;為提高項目設計精度,採用三維數字化工藝設計及數值倣真形式,預演、解決設計問題,優化關鍵設計參數,使設備佈置科學緊湊,著力構建“航天+數字化+”産業新業態,賦能項目建設提質增效。
除此之外,公司持續深化研發創新體系,榮膺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高新技術企業、陜西省企業技術中心、省創新研發中心、省技術交易先進單位、省知識産權示範企業等稱號。
融合 強化國企市場主體地位
節能環保項目具有跟蹤週期長、競爭激烈等特點,對節能環保項目戰略規劃、研發成果的及時落實落地,需要培育市場開拓能力、搶佔市場發展先機。
結合節能環保行業特點,航天六院11所源動力公司構建了高效協同的市場、研發雙向聯動機制,將市場實際需求與技術升級方向緊密相連,持續優化資源配置,為市場化改革奠定堅實基礎。
工作人員正在作業
圍繞“産融結合”戰略,公司建立健全兩級市場體系,持續鞏固戰略客戶體系,持續發展産業鏈經營模式,通過合作創新應用EPC+F業務模式,以金融支持促進産業快速發展;並探索EPC+O、BOT、EMC等新型商業模式,推動運營服務轉型升級,逐步形成“原始技術創新+高端裝備製造+系統工程總包+運營管理服務+綠色金融支撐”的全産業鏈體系。
發展航天事業,建設航天強國,是黨的二十大報告作出的重要戰略部署。伴隨著神舟十六號飛船的成功發射,大國重器背後的航天基地再度展示硬實力。作為我國唯一以航天産業為特色的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航天基地將藍圖精心繪製、優勢逐步鍛造,使特色鮮明的“航天”基因融入經濟發展脈絡,不斷助推航天産業高品質發展。
成立以來,航天基地始終秉承國家意志,堅持航天産業立區,目前已匯聚了國內航天科技産業三分之一以上的力量,聚集了全省90%左右的科研單位、專業人才和研發力量,帶動火箭發動機的研發和生産、衛星有效載荷研發與製造、航天器在軌測控管理、衛星數據應用等在內的航天全産業鏈發展,為國家重大科技專項和國防建設作出重要貢獻。(西安航天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