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農業産業園 鄉村振興“新引擎”
來源:陜西日報  |  2024-01-15 10:15:19

現代農業産業園 鄉村振興“新引擎”

1月8日,在陜西秦龍良種奶山羊5G智慧産業園內,工作人員正在使用設備給奶山羊擠奶。

  日前,陜西省農業農村廳發佈《陜西省現代農業産業園典型案例》。近年來,陜西省聚焦技術裝備引領、特色品牌打造、綠色可持續發展等現代農業産業園建設重點環節,形成了一批可複製、可借鑒、可推廣的現代農業産業園典型經驗和建設模式。近日,記者探訪了案例中的3個現代農業産業園,了解各建設主體創新探索的實踐成果。

  從小耳標看科技賦能

  “每一隻羊的耳朵上都戴著電子耳標,這是它們的‘身份證’。從羊進入園區的那一刻起,它們所有的成長數據均可實時監測。”1月8日,陜西秦龍良種奶山羊5G智慧産業園技術總監叢玉政説。

  在位於西安市閻良區的陜西秦龍良種奶山羊5G智慧産業園裏,充滿科技感的羊舍和智慧養殖平臺大螢幕吸引了記者的目光。

  “剛剛我們看到的那些電子耳標,能將每一隻羊的成長、繁殖情況送到‘秦龍5G+智慧養殖平臺’的數據庫裏。工作人員會根據每一隻羊的具體成長狀態為其量身打造飼喂方案。”叢玉政説。

  羊群停留時間最長的地方是羊舍,因此對於羊群“家園”的管理十分重要。陜西秦龍乳業集團公司接待中心副主任于沁園介紹,園區羊舍安裝有5G智慧環境感知設備,能實時記錄羊舍內二氧化碳、溫濕度等數據,並將數據傳送至養殖平臺,以便工作人員對羊群成長環境進行優化調整。

  當日9時,到了給奶山羊擠奶時間,羊群通過單向趕羊通道有序進入百位轉盤式智慧擠奶設備完成每日的産奶任務。“我們使用的百位轉盤式智慧擠奶設備,實現了每100隻羊從清洗到完成擠奶僅需10分鐘,擠奶效率大幅提升。”于沁園説。

  除了羊舍自動化精準環境控制和數字化擠奶系統的應用,該養殖平臺還搭載了數字化精準飼喂管理、繁殖育種數字化管理、羊糞清理利用等系統,實現全方位、一體化的科學智慧管理。

  近年來,陜西省加快農業科技現代化建設,在産業園率先發展智慧農業,利用物聯網、大數據、雲計算等技術,建設大數據管理服務平臺,真正讓數字賦能産業。

  擦亮“土特産”金字招牌

  “端著金飯碗,不能過窮日子。”年近70歲的薛安全這樣説。

  薛安全是渭南市大荔縣安仁鎮小坡村黨支部書記。小坡村萬畝冬棗示範園就是他一手建成的。如今,該示範園已成為大荔縣國家現代農業産業園的核心區。

  這位有著多年冬棗種植經驗的老書記隨著時代的變化更新著自己的想法,“若是20年前你問我怎麼發展冬棗,我會回答‘挖掘土地的力量’。但現在我的答案是:加強品種創新,讓優質的冬棗‘走向’全國各地。”

  大荔冬棗是大荔縣國家現代農業産業園的主導産業,2023年全縣冬棗種植面積達42萬畝,年産量約55萬噸,産值約70億元。

  為持續鞏固提升大荔冬棗的市場地位,擦亮大荔冬棗金字招牌,産業園牢牢攥緊品種“晶片”,邀請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專家把脈,加快新品種栽培技術培訓和研發推廣。目前,大荔冬棗品種有220個,居全國之首。2022年,“大荔冬棗”區域公用品牌首次進入中國果品品牌價值榜前10強,棗類排名全國第一,品牌影響力加速提升。

  “我們大荔冬棗也‘坐’上高鐵‘走出去’啦。”大荔縣果業發展中心主任遊建敏説。2023年,他帶著大荔冬棗先後赴北京、瀋陽、浙江等地參加線下推介會,通過農業展會、産銷對接會等方式,讓各地消費者品嘗到鮮脆香甜的大荔冬棗。

  如今,大荔縣擁有冬棗企業及合作社300余家,1000多個銷售網點遍佈全國各地。“我們通過‘線上線下聯動、域內域外結合’的模式和現場推介、直播下單、産銷對接等形式,將大荔冬棗推介到全國各地。”大荔縣果業發展中心幹事石青峰説。

  近年來,陜西通過建設現代農業産業園,聚焦農産品區域公用品牌,集中優勢資源打造出了大荔冬棗、洛川蘋果、眉縣獼猴桃等多個“土特産”金字招牌,建成以農産品地理標誌為代表的區域公用品牌117個。

  “我們嚴選品種、嚴控品質、嚴管品牌,實現優質優價,把産品變商品,以品牌拓市場。”陜西省農業宣傳信息中心主任程曉東説。

  截至2022年末,全省現代農業産業園總産值達2147.91億元,“陜字號”品牌含金量不斷提升。

  黑木耳孕育“綠”産業

  1月6日,冬日的早晨寒氣逼人,商洛市柞水縣小嶺鎮金米村卻呈現出一番熱鬧景象。

  作為柞水縣國家級現代農業産業園的核心區,金米村承擔著木耳生産的重要任務,村民在冬天就要為木耳生産做好準備。

  “雖然現在還沒到木耳採摘期,但村裏很多人天一亮就下地,給大棚消毒、修補破損棚體、清理廢舊菌包。”金米村黨支部書記李正森指著一個廢舊菌包説,“像這樣的菌包已經沒有再生産的能力,我們會將其製成有機肥進行回收利用。”為鼓勵回收廢舊菌包,減少污染和浪費,柞水縣給予每個廢舊菌包0.1元的回收利用補助,並在産業園內建成2個萬噸有機肥生産廠,全縣年産有機肥5000噸,廢舊菌包綜合利用率達100%。

  “2023年,縣裏共抽檢農産品50批次,抽檢合格率為100%;産業園內木耳産品品質安全追溯管理比例達89%。”柞水縣農業農村局副局長周松説,“為增加綠色優質農産品供給,我縣大力加強農産品品質安全監管,做到産業園內新型經營主體承諾達標合格證制度全覆蓋、推進標準化生産全覆蓋、加快實現品質安全可追溯全覆蓋,全面保障農産品品質。”

  近年來,柞水縣推動産業園內7家規模化經營主體進入商洛市農産品品質安全監管平臺,並建立柞水木耳“二維碼”全程溯源體系,實現木耳産業數字化管理和綠色發展。

  “綠色發展與增收致富齊頭並進,是我們‘嚮往的生活’。”談起木耳産業綠色發展帶來的成果,李正森激動不已。截至2023年底,金米村年種植木耳230萬袋,年人均純收入超1.7萬元。

  隨著柞水縣現代農業産業園的建設,柞水木耳的産品品質和品牌影響力不斷提升,成為陜西首個納入“國家品牌計劃”的特色産品,成功入選全國首批名特優新農産品目錄和全國綠色農業十佳蔬菜地標品牌。

  近年來,陜西著力將現代農業産業園打造成農業高品質發展引領區和鄉村振興先行區,把發展現代農業産業園作為推動農業高品質發展的“牛鼻子”來抓。截至2023年8月,全省累計創建10個國家級現代農業産業園、74個省級現代農業産業園,産業園規模大幅擴展、效益顯著提升、輻射作用持續增強、富民增收成效明顯。

  如今的現代農業産業園已成為鄉村産業振興的“領頭羊”、鄉村建設的“助推器”、縣域經濟增長的“新引擎”,引領陜西現代農業發展邁上新臺階。(文/圖 陜西日報記者 耿楊洋)

編輯:吳明玲
“‘雲上解碼幸福中國’——外媒記者雲參訪”系列活動之西安國際推介日_fororder_871c824428f68095bda481ffe3c6a9e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