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在線陜西報道(記者 柳洪華):進入工廠“打螺絲”,春晚舞臺扭秧歌……人形機器人的頻繁亮相,激起了市場對“量産元年”的熱盼。而更為重要的是,3分鐘的《秧BOT》創意舞蹈節目,完成了關於新質生産力的全民釋疑。
發展新質生産力,促進經濟高“智”量,離不開顛覆性技術的進步。
智慧感知協同座艙演示 攝影 柳洪華
作為硬科技策源地、科教資源富集地,逼近世界技術前沿、勇闖無人區,是西安的城市使命之一。位於經開區的西安兵器基地先進概念驗證中心,便是西安“硬核創新”的重要力量。
先進概念驗證中心由中國兵器北方發展投資有限公司與西安電子科技大學聯合共建,以企業技術需求為牽引,開展技術原理驗證、應用場景驗證、商業前景驗證等,探索“基地+企業+高校”産學研用深度融合的概念驗證模式。
“成立一年多以來,我們圍繞新型光電、類腦智慧、腦機介面、無人平臺等未來技術,部署了無人機探測、增強現實頭盔、輔助駕駛等11項概念驗證樣品。同時,我們驗證的成果已經在光子、航空、航天等産業鏈的核心企業進行了應用,高校科研成果與市場應用需求連結得更加緊密。”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光電工程學院副院長秦翰林説。
增強現實頭盔展示 攝影 柳洪華
從概念到技術再到産品,先進概念驗證中心彌補基礎研究成果與市場化之間的空白。
在這裡,僅在光子領域,就形成了智慧化光電駕駛領航平臺等9項應用系統,全國産化嵌入式智慧圖像處理器等5項信號處理器,高精度智慧紅外多光譜熱像儀等2項成像系統,這些成果正在向西安現代控制技術研究所、西安應用光學研究所、河南平原光電有限公司、無錫夜視科技有限公司等單位進行驗證推廣。
以長期主義聚焦科技突破,以非常之策激活創新活力,以超常之舉推動成果應用,西安加速構建面向“人工智能+”未來産業的“基礎研究-技術轉化-産業應用”完整生態。
歐卡智舶CEO朱健楠介紹企業發展情況 攝影 柳洪華
從《黑神話·悟空》在國際市場大獲成功,到DeepSeek以顛覆性創新打破AI發展固有認知,一時間,以“杭州六小龍”為代表的中國科技企業備受全球矚目。
在人工智能已垂直滲透到各大行業的時代,西安同樣有自己的“寶藏科企”。位於高新區的陜西歐卡電子智慧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歐卡智舶”)就是其中之一。“希望未來3到5年,將歐卡智舶發展成為細分領域的TOP1。”歐卡智舶CEO朱健楠滿懷信心。
據了解,自2017年成立以來,歐卡智舶深耕船舶行業,專注于水面無人駕駛系統和水面智慧設備,形成了面向水環保、文旅應用場景的無人環保船、智慧遊船和面向船舶全産業鏈“智舶系統”,可為用戶提供智慧水域運維一站式解決方案、智慧濱水經濟布設方案和船舶智駕系統。
“一家硬科技企業,最重要的是如何把技術轉化成市場産品。技術和産品之外,我們團隊更多地討論了商業落地。”歐卡智舶CEO朱健楠強調説。
歐卡智舶水上超級空間“漾”産品模型 攝影 柳洪華
以智慧遊船為例,歐卡智舶基於水上文旅消費特色少、體驗差、限制性大等痛點,推出了面向智慧文旅的自動駕駛遊船“汐”和水上超級空間“漾”兩款遊船産品,並創新了智慧遊船與水上餐飲、下午茶等相結合的“濱水經濟”商業場景。
目前,智慧濱水經濟布設方案已在西安昆明池、桂林兩江四湖、廣東增江畫廊、山西晉陽湖等落地運營,為促進文旅消費提檔升級創造了文旅流量、帶來了消費增量。
在全球人工智能競賽加速的背景下,中國科技企業正以AI之力積極“出海”。2024年歐卡智舶開始發力海外市場,無人環保船已落地10多個國家,維護水域面積100多萬畝。“今年底,我們會發佈‘水上特斯拉’的智慧遊艇,這款産品將主要面向歐美C端市場。”朱健楠透露道。
不難看出,人工智能産業已邁入發展快車道,而對先進概念的超前孵化和精準轉化,對人工智能的動態投資和快速應用,正是搶抓“智慧經濟”機遇,推動經濟高“智”量發展的“西安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