岐山:扶貧宣傳與脫貧攻堅同頻共振

陜西日報2017-07-18 14:06:04

  今年以來,岐山縣創新宣傳方式,堅持精準扶貧宣傳工作經常化、立體化、精細化和網絡化,深入主戰場,當好生力軍,在打贏脫貧攻堅戰中凝聚力量,做到扶貧宣傳與脫貧攻堅同步、同頻,共鳴、共振,以大宣傳融入大攻堅,凝聚起脫貧攻堅的強大合力。   

  政策宣講有聲有色深入人心

  “別看這小小的手冊,卻大有用處啊!裏面的各種優惠政策通俗易懂,學習起來方便極了……”近日,筆者在岐山縣蒲村鎮了解到,不管是貧困戶、幫扶幹部、駐村工作隊成員,還是村兩委會成員,人人手中都有群眾所説的這樣的小手冊,而且內容翔實,簡潔明瞭。統一發放這樣的政策彙編手冊只是岐山縣宣傳扶貧政策的縮影。

  今年以來,岐山縣堅持把脫貧宣傳工作作為攻堅的利刃,實施精準扶貧宣傳,貧困戶政策知曉率大幅提高。他們採取“專家講理論,幹部講政策,群眾講故事”的形式,加強對脫貧攻堅重點工作及社會關注的焦點問題的宣傳解析。該縣教育、農業、林業等12個部門,主動統一製作發放扶貧優惠政策宣傳手冊10萬餘份,確保全縣貧困戶、幫扶幹部、駐村工作隊成員、村兩委會成員人手一套。同時,抽調縣扶貧辦、衛計局、人社局、農業局、民政局等部門業務骨幹11人組建了主題宣講團,深入9個鎮進行脫貧攻堅政策主題宣講。此外,針對群眾需求,該縣還專門組建醫療政策宣傳小分隊,深入鎮村宣傳健康脫貧政策和醫療報銷程式。通過扶貧宣傳,全縣已經形成人人支持扶貧、參與扶貧的良好氛圍。

  文藝宣傳進村入戶溫暖人心

  6月27日晚,故郡鎮鄭家橋村委會院內人頭攢動、熱鬧非凡,縣人大、縣安監局幫扶幹部參與演出的秦腔《洪湖赤衛隊》、快板書《御史故里鄭家橋》以及脫貧政策有獎問答互動等節目輪番上演,現場氣氛熱烈、群眾掌聲不斷。

  岐山縣在脫貧攻堅中,創新形式,通過豐富的文藝創作和文化宣傳活動引領激發群眾脫貧致富的內生動力。他們組織縣劇團、文化館的文化工作者深入鎮村一線,以脫貧攻堅中的生動事例和典型人物進行創作編排,組織開展公益演出、文化進基層送關愛等活動,用真情講述脫貧路上的故事,培育貧困群眾艱苦奮鬥、自力更生的精神,提振脫貧信心和勇氣。 

  同時,岐山加快推進貧困村公共文化設施建設,加強村級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建設,充分利用農家書屋建設文化活動室,整合各類資源,搭建貧困村綜合性公共文化服務平臺。加快推進廣電扶貧項目,累計為全縣建檔立卡貧困戶安裝有線電視8176戶,為全縣21個貧困村開通WIFI熱點38個,極大地豐富了群眾的文化生活。

  典型故事接地氣聚人心

  5月22日至26日,岐山縣農業機械學校遴選出18名職業農民優秀學員和典型代表,深入全縣9個鎮開展職業農民扶貧扶志巡迴“傳經送寶”活動,現身説法講述創業故事,交流創業經驗,號召廣大貧困戶積極行動,加入脫貧致富行列。

  今年以來,岐山縣充分發揮宣傳工作的典型引領作用,設置脫貧攻堅的“航標燈”和“引路人”,堅持把“扶貧先扶志”作為宣傳工作的先導,在全縣開展“激發內生動力合力脫貧攻堅”主題圖片展80余場次,全方位展示了精準脫貧的先進經驗和人物事跡。

  該縣在岐山廣播電視臺開設了《脫貧攻堅岐山在行動》《2017脫貧攻堅看我們》等主題鮮明的新聞專欄,積極挖掘脫貧攻堅工作的亮點,每月推出一名典型人物講述脫貧致富路上的故事,在全縣營造幹事創業氛圍。

  5月份以來,該縣先後製作播放脫貧攻堅類專題節目40余期,在岐山微信平臺、鳳鳴岐山官方微博推送刊發脫貧攻堅信息和個人致富經驗500余條,並積極與市以上主流媒體聯繫,大力宣傳脫貧攻堅等先進經驗,凝心聚力,激發了群眾主動參與脫貧攻堅的積極性。(本報通訊員 楊銀海 龔曉輝)

—  相關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