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在線陜西頻道報道(代紅玉):近日,西安32歲女子被狗咬傷後及時注射了狂犬疫苗,但在28天之後,仍狂犬病發作死亡事件引起社會廣泛關注。為保障市民安全,陜西省衛計委特做有關狂犬疫苗知識的科普。
8種原因可致使免疫失敗
根據《狂犬病預防控制技術指南(2016 版)》(簡稱“方案”)提供的數據,“在發達國家中應用疫苗免疫失敗率為每80000人中1例,而發展中國家為每12000 到30000人中發生1例。”
湖南省對2007~2009年報告的761例狂犬病病例進行分析,認定其中有13.27%為狂犬病暴露後預防處置失敗病例。據報道,2007~2009年湖南省共有809443名狂犬病暴露者到全省各級醫療機構進行了預防處置,101例為暴露後預防處置失敗病例,其中35人在暴露後同時進行了傷口處理、應用狂犬病被動免疫製劑和使用狂犬病疫苗,初略估計暴露後預防處置失敗率為1.24/萬,同時使用了3項處理措施的失敗率為0.43/萬。該研究發現,22.35%的患者選擇在村衛生室、個體診所或藥店接種疫苗,且均未使用被動免疫製劑;暴露後有15.84%的人因為缺乏相關的狂犬病防治知識,經濟困難,不能承受太高的狂犬病疫苗與免疫球蛋白的價格,同時存在僥倖心理,不聽從醫務人員的建議,雖然在暴露後立即到醫療衛生機構進行了傷口處理,但最終選擇放棄進一步的預防處置,最終導致預防處置失敗;失敗病例中13.86%為極短潛伏期的患者,對這些病例如果僅使用狂犬病疫苗根本就起不到任何的保護效果,必須依靠被動免疫製劑,其作用是在疫苗誘導産生必要數量的抗體之前,在患者暴露部位立即提供中和抗體,直接提供被動免疫保護。
廣西省對1999~2014年1234例狂犬病死亡病例進行分析病歸納為8種失敗原因:暴露後傷口不沖洗處理或不及時、傷口處理不規範、不按規程接種疫苗、傷及頭面部、多處傷、III級暴露、未聯用狂犬病被動免疫製劑、聯用狂犬病被動免疫製劑不及時。
犬傷處理安全期與危險期示意圖(陜西省衛計委 供圖)
多措施監管疫苗流通 每個縣至少設置1家犬傷規範化處置門診
自2016年下半年,陜西省衛計委已對陜西省疫苗流通和預防接種管理採取了一系列監管和措施保障,確保狂犬疫苗等二類疫苗的渠道通暢。
那麼,既然排除了疫苗的品質問題,有人會問:為什麼雙保險也“無效”了?
針對目前存在的問題,陜西省政府、陜西省衛計委在2015年出臺了犬傷門診規範化建設標準,在每個縣至少設置1家犬傷規範化處置門診,並將犬傷患者處置費用及疫苗接種費用納入新農合門診報銷範疇。
當務之急 加強對各類動物的管理力度
陜西省自2009年漢中報告狂犬病例以來,所有地市均有狂犬病病例。
由於傷者是在西安市西稍門附近被咬傷的。這已處在二環以內的主城區,家養哺乳動物以及各類流浪狗、流浪貓非常多。為了避免悲劇重演,除了做好大力宣傳犬傷後及時就醫,相關部門更要加大對各類動物的管理力度和疫苗接種。
犬傷處置“三板斧”
夏季天氣炎熱,犬類動物煩躁不安,加之人們穿戴較薄,一旦被帶有狂犬病毒的動物所傷,易感染狂犬病,因此夏季成為狂犬病發病的高峰期。截止醫療發展的今天,仍然沒有針對狂犬病治療的有效手段,一旦感染狂犬病,死亡率是100%。世界衛生組織認為,及時、科學和徹底的暴露後預防處置能夠避免狂犬病的發生。
很多被犬、貓等動物咬傷後就會去犬傷門診“打疫苗”,今天就給大家介紹一下犬傷處置“三板斧”:清理傷口;接種狂犬病疫苗;使用人狂犬病免疫球蛋白。
1 、清理傷口包括徹底沖洗和消毒處理。由於被狗咬傷的部位可能攜帶大量的狂犬病毒和各類細菌,通過沖洗和消毒有助於傷口癒合、避免感染,更重要的是降低狂犬病毒總量。由於犬齒成彎勾樣且傷口多為不規則的撕裂傷,很難把肉眼難以分辨的病毒顆粒完全清楚,這時就需要進一步的處理了。
2 、接種狂犬病疫苗。疫苗相當於人體免疫系統的老師,它可以告訴人體免疫系統——“誰是敵人”。而狂犬病疫苗真正能夠“教會”人體這個能力需要至少7天時間。因此,即便在第一時間接種疫苗,都存在一個免疫系統的監視“空窗”期,對付普通的犬傷還尚可,如果流血乃至傷到肌肉,就必須用人狂犬病免疫球蛋白了!
3 、人狂犬病免疫球蛋白是針對狂犬病毒的一把利器。它可以直接識別狂犬病毒病讓它無法進犯人體。但是它有幾個弊端,首先它是“一次性”的,會消耗沒的;貴;血製品;市場緊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