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航空航天大學經管院“母親的呼喚·回延安記”暑期社會實踐團隊前往陜北開展紅色活動

國際在線2017-07-28 14:36:19

  國際在線陜西頻道消息:7月20日至7月26日,南京航空航天大學經管學院“母親的呼喚·回延安記”暑期社會實踐團隊前往陜北,深入鄉鎮,參觀了一系列紅色文化革命舊址,並看望了數十位高齡革命老兵。據了解,此次活動總路程超過2000公里。

  銘記歷史 瞻仰紅色舊址

  1936年10月紅軍長征結束後,西北根據地成為中國革命的大本營,延安成為中國共産黨領導中國革命的中心。

  7月21日,南京航空航天大學經管院回延安團隊在烈日下步行5公里依次參觀了延安寶塔山、延安革命紀念館、王家坪、楊家嶺革命舊址。整個過程中同學們認真參觀,仔細聆聽講解,追憶起那段熱血澎湃的崢嶸歲月。“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建立敵後抗日民主根據地、延安整風運動和大生産運動、召開延安文藝座談會、中共七大會議……”這些在歷史書上熟悉而陌生的事件如今已不再是空洞的詞彙,隊員們可以親眼所見、親手撫摸,感知歲月的沉澱以及歷史的溫度。隊員們進一步參觀了毛澤東、朱德、彭德懷、王稼祥、葉劍英等革命領導人的舊居。簡陋的傢具,艱苦的環境讓同學們對革命領導人艱苦奮鬥、自力更生的精神嘆服,並立志將這種精神發揚到今後的學習生活中去。

  心懷感恩 看望革命老兵

  參觀完後,實踐團隊開始了看望革命老兵的行程。團隊的第一站來到了延安市八一敬老院。據院方領導介紹,這座政府新建的八一敬老院佔地50畝,共有床位400余個,登記在住的老兵有200多位,常住老人只有100人左右。隊員們為老人帶來了水果豆奶等營養品,受到了老人的歡迎。之後團隊成員與老兵一起唱起了《團結就是力量》等紅歌,老人大多已八十以上高齡但仍堅持表演打快板、拉二胡,還有老人為同學們展示了自己年輕時參加革命的各種證件以及獲得的功勳獎章,更有幸福美滿的五世同堂,隊員們在觀看後都十分感動。

  接下來的幾天,實踐團隊繼續出發深入陜北鄉鎮,分別前往看望了府谷縣90歲的老兵王明元和吳堡縣99歲高齡的卜茂林老爺爺,聆聽老人講述過去的故事,並在看望結束後為老人拍下了全家福。

  “年輕人是中國未來的希望,要肩負起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時代責任。”離別之際,老人們這樣告訴隊員們。

  不忘歷史,緬懷先烈。“母親的呼喚·回延安記”暑期社會實踐活動在隊員們的共同努力下,讓身邊越來越多的人們了解紅色文化,從而盡可能增加社會對革命老兵的關注,讓優秀的精神財富得到傳承。(供稿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 編輯 王菲)

—  相關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