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農戶”發展黃龍連翹 農業創新助力精準扶貧

國際在線2017-07-31 14:12:07

  活動_fororder_會議現場(王偲瑤 攝)_副本_副本

  會議現場(王偲瑤 攝)

  活動_fororder_與會嘉賓發言(王偲瑤 攝)_副本_副本

  與會嘉賓發言(王偲瑤 攝)

  國際在線陜西頻道報道(王偲瑤):7月30,首屆連翹産業發展論壇在西安舉行。在會上,黃龍縣翹之林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曹麗梅代表黃龍連翹研究所與西北農業科技大學正式簽署戰略合作協議,正式形成“學校+企業+農戶”模式,助力精準扶貧。

  黃龍縣地處陜北黃土高原與關中平原的結合部,境內森林覆蓋率高達87%,林草覆蓋率92%,植物有1012種,是名副其實的天然植物園、野生動物園。黃龍連翹繁盛,眾所週知連翹是一種中藥材。黃龍縣翹之林農業科技有限公司聯合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教授,將野生連翹與茯茶發花工藝相結合研發出香型獨特、金花飽滿的茶品,名曰“龍翹菌茶”,目前已申請相關專利,被稱為業界稱茶中珍品,它是全國首例運用連翹葉製作成的富含冠突散囊菌(俗稱金花)茶。

  在黃龍縣委、縣政府的領導下,黃龍縣翹之林農業科技有限公司採取“公司+支部+農戶”的經營方式,建成連翹種植基地1200畝。曹麗梅説:“我們通過政府,確定扶貧幫扶對象,積極聯絡野生連翹基地附近農戶,先後與黃龍縣吉家河村、界頭廟鎮、白馬灘鎮等地村民簽訂了鮮葉收購協議,為農民增收創造了新渠道。”

  同時,黃龍縣翹之林農業科技有限公司還出資籌建了陜西省唯一一個以連翹研發為主的公益性組織——黃龍連翹研究所,並由黃龍縣林業局負責監督指導。以此助力黃龍連翹産業的發展。在論壇上,西北農林科技大學陳良超教授表示,利用連翹藥材的創新加工為茶葉來發展,是精準扶貧的良好實踐也是重振陜茶雄風的創舉。

  據了解,經專家論證,連翹葉中連翹苷的含量是果實的40倍之多,運用現代科技開發連翹葉相關茶飲是一條變廢為寶的新思路。相關記載中提到連翹葉茶早在漢朝就已經出現,清朝時期還被作為皇室貢茶。當天該公司發佈與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等共同研發的新品種龍翹菌茶•元年茶,既是一種延續又是一種創新,或將重新讓古老的茶品煥發生機。

 

 

—  相關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