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省營商環境將升級,昨日(8月7日),記者了解到,由陜西省政府法制辦起草的《陜西省優化營商環境條例(草案)》開始面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以優化營商環境,激發市場活力,促進投資和創業。
準入 嚴禁對民間資本設置附加條件
這份意見稿有40多條“幹貨”,對營商環境的優化進行了細化。其中對放寬準入劃定範圍,法律、法規、規章和國家有關政策未明確禁止或者限制的領域,各類市場主體均可進入,已經向外資開放或者承諾開發的領域,民間資本均可進入。對行政審批擬定,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有關部門應當改革行政審批制度,減少審批事項和環節,縮短審批時間,提高審批效率。建立崗位責任制、窗口受理制、限時辦結制、首問負責制、一次性告知制等工作制度。
意見稿對民營企業擬定,嚴禁對民間資本設置附加條件,政府採購不得設置不合理條件限制或者排斥民營企業。
減負 禁止越權收費超標準收費
對降低收費,意見稿擬定,行政事業性收費應當具有法定依據,實行收費公示,並出具省財政部門統一印製的單據。禁止越權收費、超標準收費、自立項目收費和重復收費。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及其有關部門應當動態調整涉及市場主體收費目錄清單,降低市場主體用工、審批、融資、物流及供水、供電、供氣、供暖等投入成本。鼓勵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在職權範圍內取消或者減免行政事業性收費,省級以上重點經濟園區實行省級行政事業“零收費”政策。
減證便民方面擬定,市場主體需要證明的事項或者蓋章環節,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市場主體有權拒絕,即:沒有法律法規依據的;辦事單位能夠通過網絡自行核實或信息共享方式辦理;能夠通過申請人現有證照、憑證證明;能夠通過申請人採取書面承諾、簽字聲明或提交相關協議辦理;開具證明的部門無權查證、無法開具;以及其他能夠通過公序良俗進行規範或者通過常識推斷的。
管理 禁止將罰沒收入與福利待遇掛鉤
意見稿對政府誠信擬定,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及其有關部門在招商引資過程中,不得作出違背現行法律、法規、規章和國家有關政策,不能落實或者超出本級人民政府職權職能範圍的政策承諾。招商引資過程中承諾的投資條件,應當以書面的形式體現並執行。招商引資成果應當在政府網站公開,接受社會監督。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應當推進行政執法體制改革,規範執法行為,推進相對集中行政處罰權和跨部門、跨行業綜合行政執法,杜絕多頭執法、重復執法和執法缺位;減少行政執法層次,提高執法能力,對與市場主體日常生産生活直接相關的執法活動,主要由市縣兩級執法機關實施。
禁止對執法機關及其工作人員下達或者變相下達罰沒指標。禁止將罰沒收入與執法機關業務經費、工作人員福利待遇掛鉤。實行罰繳分離,罰沒收入應當全額繳入國庫,納入預算管理。
此次徵求意見截止日期為8月22日,通訊地址為陜西省政府法制辦公室,郵編710006,電話63916416;傳真63916444,電子郵箱jingjilifachu@163.com。 (張雨欣 記者 張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