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戚送的葡萄,被質疑是假冒的戶太八號,西安市民吳女士認為,“傍名牌”對戶太八號的名譽是一種損害。記者昨天在西安市場上購買8串“戶太八號”,請創始人辨別真假。如何杜絕市場上的假冒品,從根本上保護來之不易的陜西葡萄品牌?
親戚送的葡萄被質疑“傍名牌”
“兩天前,家裏來了親戚,在我家附近買了葡萄,説是戶太八號。我剛咬一口,就酸得吐出來。隨口説了句,這哪是戶太八號?肯定是假冒的。”昨天,西安市民吳女士説,自己説後發現,親戚的臉色變了,“我咋可能買假的?難道是我上當了?” 吳女士立即表示自己是開玩笑的。事後,她在附近的早市和水果店發現,幾乎每個賣家都標榜自己賣的是戶太八號!但口感差距很大,價格從4元一斤到11元一斤不等。“4元一斤的戶太八號,我不信是真的。可賣價11元一斤的,吃起來也不像真的,只是不知道如何辨別。”吳女士説,這都是在“傍名牌”。
多個商家自稱賣的是戶太八號
記者昨天走訪建工路、萬壽路、建國路、小南門、安東街附近等多個早市、水果超市發現,被訪的賣家都表示自己賣的是真正的戶太八號。8時,記者來到建工路早市,一輛紅色三輪車車廂裏整齊擺放著一串串葡萄,旁邊豎著牌子,寫著“戶太八號”、4元”字樣。攤主説,“假一賠十,可以嘗。”在架子床上堆放著葡萄的攤主打包票道,“三斤十塊,不是戶太八號不要錢!”中午,記者來到某水果超市,牌子上寫有戶太八號字樣,最便宜的2.99元/斤,最貴的11.8元/斤,售貨員説,來自鄠邑、長安、高陵等地,品相和口感不同,賣價不一。
7月中旬到國慶節前上市銷售
昨日下午,記者來到鄠邑區,該區農業局相關負責人説,目前,該區葡萄種植面積6.6萬畝,預計今年産量10萬噸。其中,種植面積80%的是戶太八號。30畝以上的算大戶,百畝以上的有40多家。銷售價格也不一樣,有的不批發,有的專供大商家。農戶家賣的戶太八號,一般批發價是5-8元。
71歲的紀儉是西安市葡萄研究所所長,另外一個重要身份是戶太八號的創始人及選育人。1982-1996年期間,他根據當時戶縣的環境、溫度、降水等研究出來的栽培技術,才有了戶太八號。如今,戶太八號在全國的種植面積大約有60萬畝,在山東、河南、河北、湖北、湖南等地都有種植。
紀儉説,純種的戶太八號,4月3日發芽,7月中旬成熟上市,如果不摘的話,一直能保持到國慶節前,上市銷售期比較長。
如何辨別真假戶太八號
記者帶著8串在西安多個市場買的自稱是戶太八號的葡萄,請紀儉傳授一下辨別真假的訣竅。
當看到兩串葡萄幾乎都掉在袋子裏,留下光桿時,他指著墻壁上挂的枝葉已乾枯、葡萄仍在上面挂著的樣品説:“這是去年挂上去的,真正的戶太八號,在沒有外力的情況下,不會掉落。再看看你買的葡萄,一對比就知道真假了。”
看到記者買的其它6串葡萄時,他先觀顏色、再摸質感、緊接著剝皮,最後品嘗。“説是戶太八號,也能算。但品種不純,有的是嫁接在其它葡萄樹上的,有的是管理不善導致的,會影響真正戶太八號的品牌。”
他總結了具體辨別真假的方法。真正的戶太八號顏色是紫色的,類似苜蓿花顏色。摸起來是硬的、手感瓷實,冒牌的是軟的。剝起來,最直觀的是是否淌水。他摘下兩顆,先用手指剝“冒牌”的那顆,一邊剝一邊淌水。當他剝開真正的那顆時,流出的葡萄汁不明顯,並且果肉上粘著一些紫色。最後一步就是品嘗,好的入口是甜的。
保護好陜西的葡萄品牌
如何杜絕市場上的假冒戶太八號,從根本上保護來之不易的陜西葡萄品牌?紀儉認為,要從源頭上做起,保持品種的純正性,如果不是純正的戶太八號樹,要換樹種;在管理過程中,挖深坑栽植,70釐米深,不能太淺,否則會影響後期口感;注意品質,不能使用的投機取巧方法絕對要禁止,要保證品質、品牌,否則最終受傷的還是果農自己;控制産量,一畝地的最高産量控制在4000-5000斤。
在市民吳女士看來,相關部門要加大打假力度,保護好陜西的葡萄品牌。(首席記者姬娜 實習生侯佳明 方瑞江 文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