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西安’就是臨潼的雨下了三小時還沒到高新”“‘大西安’代表國際化大都市的崛起!”“‘大西安’代表重要交通樞紐,也是西北地區經濟發展的領軍力量吧!”……市民眼中的“大西安”是啥樣?“大西安”的概念在西鹹新區正式託管西安以後漸漸為西安市民所知,“大西安”建設也加速進入快車道。“大西安”“大”在何處,“一帶一路”上的“大西安”該是什麼樣子?連日來,本報記者隨機採訪了部分市民,一起來聽聽他們怎麼説。
歷史文化+旅遊資源
是“大西安”的重要組成部分
26歲的市民孫平是一位導遊,每當外地遊客來西安遊玩時,除了景點的解説外,她也會推介自己的家鄉——西安。“西安作為13朝古都,坐擁兵馬俑、華清池、碑林、城墻、大小雁塔等歷史文化景觀,此外,還有華山、驪山等自然風光,吸引了不少遊客來西安旅遊。”在她看來,深厚的歷史文化和富集的旅遊資源體現了“大西安”的一個方面。
她告訴記者,不少外地遊客來西安旅遊前,會以為西安只是一座歷史悠久、古香古色的老城,但來了以後,會改變印象,發現在歷史之外的西安,也是一座現代化大城市。“尤其是前不久開展的‘車讓人’給遊客留下了深刻印象,不少遊客都反映西安這座城市很人性化。”
談及“大西安”在“一帶一路”中的地位與作用,孫平認為,西安作為古絲綢之路的起點,又處於如今“一帶一路”的核心區域,同時,還擁有全國唯一一個內陸國際港務區——西安國際港務區和唯一的內陸城市綜合保稅區,借著國家 “一帶一路”倡議,西安率先發揮新起點的作用,大力發展區域特色經濟,帶動企業“走出去”。
西鹹新區
為“大西安”建設注入新動能
市民康先生是一名公務員,作為一名公職人員,他對“大西安”的理解也更加深刻。説到自己心目中“大西安”,康先生認為,“大”體現在大格局、大軍工、大科教、大文化、大旅遊、大交通、大生態、大招商,這些部分——勾勒出“大西安”建設的壯闊圖景。
他説:“在‘一帶一路’背景下,我國的西部、中西部地區由開放的後方,變成了開放的前沿。西安是‘一帶一路’的起點,具有重要的地位和意義,應該搶抓‘一帶一路’建設機遇,積極推進貿易便利化,以企業為主體,實行市場化運作,提升經貿合作水準。”在産業發展方面,“一帶一路”也為西安發展帶來了新機遇,康先生建議,西安應該積極探索投資合作新模式,合作建設境外經貿合作區、跨境經濟合作區等各類産業園區,促進産業集群發展。同時,應該加強生態環境、生物多樣性和應對氣候變化合作,共建“綠色絲綢之路”。
“過去的西安,由於老城區和新城區疊加,多個開發區構成西安多極發展的趨勢,缺乏城市核心區,‘大西安’更多的好像只是一個提法,沒有一個清晰的形象。”康先生表示,如今,在“西鹹一體化”的大趨勢下,位於西鹹新區規劃區內的這條“新軸線”被認為是未來5到10年“大西安”發展的價值高地。可以預見在不遠的將來,一條蘊藏著歷史風雲的古今大軸線將被重新發掘定義。
為“大西安”建設提供最大支撐,是“一帶一路”倡議的提出,這條連接亞歐的經濟走廊,讓起點西安備受矚目。同時,國家級新區西鹹新區也為“大西安”建設提供了有力推手。特別是今年初,西鹹新區由西安市整體代管,有力地提升了“大西安”發展格局,併為“大西安”的發展注入新動能。(記者 康喬娜)
@全體西安人
“一帶一路”給“大西安”帶來
哪些新機遇 大家一起來發言
“大西安”在“一帶一路”中如何有所作為?請你來提意見。本報開設“‘大西安’與‘一帶一路’”欄目,公開徵集社會各界意見建議,廣泛吸收社會智慧,並將這些意見建議轉交相關部門。 “‘大西安’在‘一帶一路’中的地位與作用?大西安“大”在哪?“一帶一路”給“大西安”帶來哪些新機遇?本報誠邀全市廣大市民群眾,大家一起來發言,我們來收集您的“金點子”,大家一起來建設我們的“大西安”。
您可以通過以下三種方式表達您的真知灼見。
西安晚報新聞熱線:029-88229999
電子郵件:lihua@xawb.com
書信地址:西安市碑林區太陽廟門43號
西安晚報時政部(信封上註明:“一帶一路”與“大西安”)郵編710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