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ChinaNews閱讀

“盛世碑林”立標杆 外籍點讚漢服國學禮

國際在線2017-08-29 19:07:13

  國際在線陜西頻道報道(王夢凡):8月28日,“盛世碑林”2017 駐華外交官及CRI全球記者“一帶一路”感知大西安國際傳播周大型採訪考察之旅走進了西安博物院,了解漢服歷史,傳承漢服文化。

活動_fororder_45_副本2

日本的中國國際廣播電臺外籍記者梅田謙接受國際在線陜西專訪。(李妍 攝)

  來自日本的中國國際廣播電臺外籍記者梅田謙説:“第一次見到中國漢服,感覺很震撼,尤其是老師講到漢服的穿著禮儀時,感覺特別新奇,很受益。中國文化是日本文化的原點,日本和服的很多元素都受到了很多中國漢服的影響,此次穿漢服我感受特別深刻。”  

活動_fororder_43_副本

外國留學生向”孔子“行禮(李妍 攝)

  國學禮結束後,一名馬來西亞的女留學生與國學老師龍旗做了關於“為何男士行禮時左手在前,而女士卻是右手在前”的禮儀探討。面對老師的解析,她説:“我很喜歡中國的服飾文化,看了很多關於此類的書,我一直覺得要想深入地了解中國歷史,最不可忽視的就是服飾,這是幾千年前歷史的縮影。而且本次的體驗活動也讓我受益匪淺,希望以後還能有更多的機會來體驗。”

  相關連結:

  漢服不光是我國民族文化的代表,更具有著深遠的文化含義,國學講師龍旗講解到,漢服具有三大文化含義:

  其一,交領右衽。這種左邊衣襟壓住右邊衣襟的穿衣方式不僅體現了陰陽含義,也體現了生死。古代四千年前的喪葬史習俗,活著的人穿衣均是用左邊衣襟壓住右邊衣襟,而過世的人則是用右邊衣襟壓住左邊衣襟;

  其二,寬衣薄帶。在古代,服飾也是禮制的代名詞,袖子越寬越長,所代表的禮制也就越高,穿禮服時,一定是上衣下裳帶冠,也被稱作“衣冠上國”;

  其三,交流形式。現在全世界很多國家的嬰兒服、睡衣、浴袍等的設計都與中國的漢服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繫,四千年前的中國人就已發現了此種穿衣方式的舒適性和便利性。

活動_fororder_41_副本

 國學講師龍旗為留學生領誦(李妍 攝)

活動_fororder_40_副本

  留學生們學習國學禮儀(李妍 攝)

活動_fororder_001

 

—  相關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