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ChinaNews閱讀

秦知道丨陜科教優勢難轉為産業勝勢 該咋辦

西部網2017-08-29 19:10:31

  要説陜西的科教資源排在全國前三,肯定毋庸置疑,但是如果説科技産業實力,恐怕就很少有人會想到陜西了。長久以來,經濟科技“兩張皮”和科技成果“東南飛”的現象一直是困擾陜西身上的兩大難題。

  科教如果離開了對生産力和經濟的轉化驅動,那麼它將永遠停留在基礎研究的領域。陜西擁有眾多的科研院所、大專院校,但科技産業依舊不強,也許只能從産業基礎和制度環境方面去尋找解決方案了。

  將科技創新成果轉化為地方經濟發展的新動能

  “高等教育是科技第一生産力和人才第一資源的重要結合點,對經濟社會發展正産生越來越重大的影響。”陜西省教育廳副廳長劉建林在新聞發佈會上對媒體表示。

  高校作為陜西科技創新的重要策源地,在陜西建設創新型省份中的地位和作用是毋庸置疑的。高校擁有任何單位都無法比擬的學科、人才、科技、平臺等綜合優勢,提升高校科技創新能力,在促進産學研用結合、高新技術産業發展上的作用也就不言而喻了。

  高校和地方以及企業的合作如果不加以引導,由於信息的不對稱,雙方往往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因此,政府職能部門在這個過程中充當的協調角色就顯得尤為重要。

  高校的科技創新,説到底還是為了服務發展這個大局,滿足區域乃至國家經濟社會發展的重大需求。“圍繞産業鏈佈局創新鏈、圍繞創新鏈培育産業鏈”,這是陜西在促進校地、校企合作堅持的原則和方向。

  陜西依託重大項目的合作,從制約行業、産業發展的瓶頸中凝煉創新方向,搭建起科技成果轉化的對接平臺。通過創新鏈和産業鏈的聯動融合,促進校地校企之間合作,幫助地方培育創新發展新動能、催生産業轉型新業態、釋放經濟增長新活力,同時也提升了高校服務經濟社會創新發展的能力。

  在具體的實踐中,陜西結合各地主導産業和戰略性新興産業的發展需求,有針對性篩選和組織了一批高校帶著創新項目和成果到各地對接。目前,陜西省教育廳已聯合省科技廳、省國資委等部門,先後組織20余所高校和相關科研院所、國有企業,到銅川、韓城、榆林等地對接,簽署科技創新合作協議,促成多項科研創新成果合作意向落地,有力推動了地方經濟社會轉型發展。

  【今日看點 加摘要】秦知道丨陜科教優勢難轉為産業勝勢 該咋辦

  用政策解除科研人員後顧之憂 讓科技成果走向市場

  為了解決高校科技創新存在的科研管理不夠規範、評價體系和導向機制不完善等問題,陜西先後出臺了《陜西省促進科技成果轉化若干規定》(“陜九條”)以及《關於落實以增加知識價值為導向分配政策促進省屬高校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的實施意見》(即“陜教十條”)。

  “陜九條”的出臺是陜西為了更好服務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激發科技工作者的創新熱情和創造活力,擺脫陜西長久以來經濟科技“兩張皮”的問題。據此出臺的“陜教十條”則是突出了內容和措施的針對性、操作性。

  在“陜教十條”裏,規定了諸如“高校對其持有的科技成果,可以自主決定轉讓、許可或者作價投資”、“高校科技成果轉移轉化收益全部留歸學校”、“高校職務科技成果由成果完成人實施轉化的,將不低於90%的轉化收益獎勵給成果完成人和為成果轉化作出貢獻的人員”、“高校科技人員在履行崗位職責、完成本職工作的前提下,經本人申請、學校同意後,可以到企業和其他科研機構、高校、社會組織等兼職並取得合法報酬”等,涉及內容十分全面。

  而“陜教十條”的出臺,就是為了全面激發高校科研人員科技創新特別是推動科技成果轉化的動力,使他們能夠解除後顧之憂專心從事科技創新活動,努力讓更多的科技成果走出高校、走向市場,積極解決陜西科教實力與科研創新能力不相稱的問題。

  文件出臺以後,得到了高校和廣大科研工作者的普遍認可和好評,各高校也據此制定了各自貫徹落實的具體意見和辦法,進一步推動各項舉措真正落地、見到實效。

  【今日看點 加摘要】秦知道丨陜科教優勢難轉為産業勝勢 該咋辦

  “人才是第一資源”如何留住、用好人才?

  陜西省教育廳副廳長劉建林表示,“高校是創新創業的主陣地,大學生更是創新創業的主力軍之一。”陜西出臺的《關於大力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工作的實施意見》,更是從省級層面明晰了深化“雙創”教育的總體目標、政策措施和路徑選擇,構建起一個良好的政策環境。

  在2015、2016年連續兩屆“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全國總決賽中,陜西省高校均取得佳績,去年更是榮獲金獎4項、銀獎7項、銅獎16項,金獎數居全國第3,總成績居第2。西北工業大學“翱翔系列微小衛星”項目獲得大賽總冠軍,並獲得2017年第三屆全國大賽主辦權。

  大學生帶來的無人機、信息醫療、陶瓷焊接等多個項目具有非常高的科技含量,許多指標處於國內甚至世界領先水準,讓不少參觀了大賽的專家、企業家交口稱讚。

  在科技人才培養方面,陜西正在進行著全方位的課堂教學改革,實行學分制,推行導師制、小班化、個性化、國際化培養模式,強化科教融合、産學合作協同育人,以高水準科研和産業實踐支撐卓越創新人才培養。

  “人才是第一資源”,陜西把引進、培養、留住、用好人才特別是高層次創新人才放在突出位置,依託“院士工作室”等平臺,引進國內外高端領軍人才和拔尖創新青年人才,為創新發展提供持續動力。

  今年上半年,陜西組織高校代表團首次赴美開展組團招聘高層次人才活動,在紐約、華盛頓和舊金山召開多場專場招聘會,吸引了1200余名高層次人才應聘,現場簽約173人,另有436人達成簽約意向。

  關於未來,劉建林説,“以區域和國家重大需求為導向,集中力量攻克一批核心技術,佈局一批前沿基礎研究項目,強化基礎研究、應用研究和開發研究,促進學科交叉融合,産出一流科研成果,培育重大原創成果,為區域經濟社會發展和國家戰略實施作出重要貢獻。”(記者 張澍田)

 

—  相關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