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ChinaNews閱讀

陜西推進文化旅遊融合發展

三秦都市報2017-09-04 09:36:10

  寧強縣青木川鎮人盡皆知,由於地處陜甘川三省交界地帶,素有“一腳踏三省”之譽。解放前這裡屬於“三不管”地區,匪患盛行,鴉片氾濫。因此,也誕生出了魏輔唐這樣的“土皇帝”。偏僻的地理位置,有幸讓魏輔唐時期留下的建築保留下來,成為當地旅遊業發展的資本。借助小説《青木川》和影視作品《一代梟雄》的熱度,當地政府搶抓機遇,先後投資4億元,立足基礎設施建設和古鎮軟環境打造。如今的青木川鎮軟體、硬體設施建設有了質的飛躍,越來越多的遊客慕名而往讓青木川鎮美名遠揚,也贏得了國家4A級旅遊景區、中國歷史文化名鎮、全國特色景觀旅遊名鎮、全國最具潛力十大古鎮等多個榮耀。

  文化旅遊融合發展步伐加快

  青木川鎮只是陜西省文化旅遊融合發展的一個縮影,作為文化資源大省和旅遊資源大省,陜西省不斷深入挖掘景區文化內涵,以文化旅遊跨界融合的方式,推出了一批特色鮮明的産品,形成了以棗園文化廣場、《延安保育院》、《延安保衛戰》等為代表的紅色文化與旅遊融合項目,以禮泉縣袁家村為代表的民俗文化與旅遊融合項目,以《道·夢空間》為代表的宗教文化與旅遊融合項目,以青木川古鎮為代表的文化藝術作品與旅遊融合項目,以大華1935為代表的工業文化與旅遊融合項目等,文化旅遊融合發展步伐加快,效果初步顯現。

  新增20萬人從事文化旅遊工作

  那麼未來幾年,陜西文化旅遊將以怎樣的表情迎接國內外遊客?老陜家門口會出現哪些變化?日前,《陜西“十三五”文化和旅遊融合發展規劃》繪就了藍圖。對此,陜西省發改委總工程師趙新勇日前在做客在線訪談時説,“規劃提出了‘五個翻番’目標,也就是到2020年,文化旅遊5個主要發展指標比2015年翻一番。分別是文化産業增加值要達到1500億元、接待境內外遊客人數要達到6.4億人次、旅遊總收入要達到6020億元、文化旅遊投資總額要達到3100億元、文化旅遊新增就業人數要達到20萬人。”

  十個特色文化旅遊融合展示區各有定位

  三秦都市報記者注意到,規劃中明確了加快構建以“兩核十區”為主骨架的文化旅遊融合發展格局。“兩核”:以西安、延安為中心的融合發展核心區。“十區”:寶雞、咸陽、銅川、渭南、榆林、漢中、安康、商洛、韓城、楊淩十個特色文化旅遊融合展示區。趙新勇介紹,“十區”發展各有特色,寶雞重點圍繞“周禮文化”與旅遊融合發展,咸陽重點圍繞“大秦文化”與旅遊融合發展,銅川重點圍繞“藥王文化”與旅遊融合發展,渭南重點圍繞“民俗文化”與旅遊融合發展,榆林重點圍繞“大漠風情文化”與旅遊融合發展,漢中重點圍繞“兩漢三國文化”與旅遊融合發展,安康重點圍繞“秦巴漢水文化”與旅遊融合發展,商洛重點圍繞“商鞅文化”與旅遊融合發展,韓城重點圍繞“史記文化”與旅遊融合發展,楊淩重點圍繞“農耕文化”與旅遊融合發展。 (記者 張維 )

 

—  相關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