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ChinaNews閱讀

賣菜男子酷愛剪紙 十多年來創作上萬幅作品

三秦都市報2017-09-08 13:22:06

  【今日看點】賣菜男子酷愛剪紙 十多年來創作上萬幅作品 

  第五利平創作剪紙    本報記者李宗華攝

  只要一有閒時間,第五利平就創作他的剪紙作品。在他的家裏,隨處可見他的傑作。

  如果單看他剪紙的風采,誰也想不到,今年50歲的第五利平和妻子靠擺攤賣菜為生。

  十多年來,他創作的作品達到上萬幅。

  母親有雙巧手 他跟著學剪紙

  學剪紙,第五利平沒有師傅。

  “其實我從來沒有正兒八經地學過剪紙,可能是因為我媽當時是十里八鄉有名的‘能行人’,刺繡、剪紙樣樣在行,大家老拿著東西來請她做,我跟在她身邊耳濡目染的,就學會了。”

  昨天在家裏,第五利平將他的作品展示給三秦都市報記者,“四大美女”“十二金釵”“二十四孝圖”……每一幅都精緻討巧,栩栩如生。

  説話間,他的手指上下翻飛,又剪出了一張石榴的圖案。他説,自己對石榴和石榴花情有獨鍾。“我住在臨潼,石榴是我們這的特産、象徵。”

  賣菜和剪紙 十幾年沒變

  每天早上天還不亮,兩人就早早前往菜市場支開了攤子。“日子挺好,時間自由,早上賣賣菜,下午回家剪紙,抽空了再去附近社區的剪紙班上上課,十幾年不變的生活,習慣了。”

  “説到剪紙,這個人就像著了魔一樣。以前我們租住的地方比這裡的條件還簡陋些,晚上就靠一個小燈泡照明,暗得很,他剪紙不好剪,就端個凳子湊到電視機跟前,就著電視機的光剪。”第五利平的妻子趙曉榮告訴記者,有時候剪出來一幅作品,丈夫還給它配順口溜,比如《魚》,是“有眼沒眉毛,身穿金皮襖,一天行多裏,神仙也不知道。”

  教出來的徒弟達500多人

  第五利平是旬邑人,卻在臨潼待了24年。説起為什麼搬家到這,他坦言,“就是有眼緣,第一眼就喜歡。”

  那年他不到26歲,剛新婚不久,帶著妻子出來遊玩。

  “偶然在馬路上看見有一家飯店要轉讓,就接手留在這生活了。”而説起和剪紙的淵源,第五利平打趣,如果自己是“千里馬”,曾在臨潼區做婦聯主任的魏老師則是他的“伯樂”。“因為我雖然從小就會剪紙,但一直沒有剪過,每天都在為生計奔波,完全沒有想到這也是一門藝術。”

  第五利平説,2002年,他還在開飯館,魏老師當時來他的店裏吃飯。

  “跟我閒聊呢,得知我是旬邑人之後,就説你們那邊有個剪紙大師特別厲害。我就説我們旬邑可以説是剪紙之鄉了,很多人都會。她就問我會不會,讓我演示給她看看,結果我剪出來的東西她很喜歡,此後就有意鼓勵我發展特長,還給我聯繫,讓我去很多社區裏講課。”第五利平告訴記者,雖然後來因為其他原因飯館不開了,但剪紙的愛好卻從沒丟下過。

  “剪紙是一門藝術,我就想把這老祖宗留下來的手藝傳承下去,發揚光大。現在我帶出來的小有成就的徒弟都有500多人了。”第五利平驕傲地説。(記者 范為民 張晴悅)

—  相關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