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在線陜西頻道報道(段曉蕊): 9月8日上午,陜西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召開新聞發佈會。陜西省水利廳廳長王拴虎出席並介紹陜西“落實‘五新’戰略 紮實追趕超越系統治水興水”情況。
據了解,2017年以來,陜西省水利系統認真貫徹中央“節水優先、空間均衡、系統治理、兩手發力”新時期水利工作方針,積極實施陜西省委省政府“關中留水、陜南防水、陜北引水”區域方略,全面落實“五新”戰略任務,堅持柔性治水,堅持紮實追趕超越、系統治水興水主線,著力把水蓄起來、讓水活起來、使水靈起來,努力改善城鄉居民生活有安全幹凈的水、保障生産發展有可持續的水、支撐生態文明主要江河水系日夜流有望得見的水。
堅持柔性治水 落實“五新”戰略
堅持柔性治水,治水理念由單一防水向防用結合轉變、治水方式由推進工程建設向注重生態修復轉變、治水機制由行業專項管理向法制協同治理轉變;
跟進“五新”措施,研究制訂《落實“五新”戰略任務總體方案和年度計劃》,包含科學系統謀劃培育新動能、聚焦項目建設前期工作構築新高地、推動河長制等改革激發新活力、加緊民生水利建設共建新生活和科學管理傳承水文化彰顯新形象五個方面;
開展調研督查,利用8月底到9月初7—10天時間,開展貫徹落實“五新”戰略加快水利投資建設全面推行河長制專項調研督查,確保今年完成水利投資275億元。
以重大工程引領水利投資建設
列入國家172項重大水利工程的引漢濟渭輸配水工程,在國家發改委全國建設項目審批在線平臺註冊成功取得項目代碼,可研報告通過水利部技術審查;東莊水利樞紐工程可研報告7月15日獲國家發改委批復,可望儘快開工;引漢濟渭輸水工程,主洞掘進78公里、接近總長度的80%;東莊水利樞紐前期1號進場道路右岸段已建成,1號、2號隧洞貫通;渭河生態區建設完成灘區整治9.95萬畝,形成水面景觀3.41萬畝;關中水系昆明池、鹵陽湖、渼陂湖三大水生態修復項目有序推進。
截至8月底,陜西省完成水利投資177.61億元,較去年同比增長7.3%。
紮實追趕超越、系統治水興水
把握區域佈局、流域特色,注重目標引領、堅持問題導向,大力實施“八項水務”。一是防治水災害,緊緊圍繞“澇時安全度汛、旱時減少損失”的目標,全面落實“黨政同責、一崗雙責”防汛抗旱工作責任;二是大幹水工程,大力推進列入國家172項重大水利項目和引紅濟石、延安引黃、榆林引黃等重點工程;三是完善水設施,截至8月底,共發展節水灌溉面積53.8萬畝,新修改造基本農田37萬畝,治理水土流失面積4180平方公里,完成水産品産量10.9萬噸,建成農村飲水安全工程892處,解決和改善提高83.9萬人飲水安全問題,其中涉及貧困人口36.5萬人;四是管控水資源,從把控水量、保護水質、提升水效入手,強化“三條紅線”管控;五是修復水生態,加快實施渭河生態區建設和灃河、澇河、延河、無定河等綜合治理,推動秦嶺北麓水系相連、湖池相通、漕運明渠修復,生態恢復“八水繞長安”歷史盛景,讓城鎮有水、市民有去處,鄉村有景、農民有好處。六是深化水改革,全面推行河長制,省、市、縣、鄉四級河長工作和責任體系已經建立,8位省級領導相繼履行河長職責,117名市級河長、1142名縣級河長、3818名鄉級河長到位履職;七是創新水科技,以智慧水利大數據雲平臺為架構,啟動大數據中心、防汛指揮系統建設、裝備無人機、衛星電話等;八是強化水管理,深入持續建設既有黨的紀律、法規制度又有專業素養、和諧溫暖陜西水利大家庭。
王拴虎表示,目前陜西省水系佈局構架基本形成,水安全保障能力全面提升,形成水資源區域互補利用均衡、季節豐枯調蓄均衡、時空柔性調控均衡的水生態良性循環配置格局,關中、陜南、陜北水資源助力均衡能用“百億方”來度量,在“十三五”攻堅之年展現出“水潤三秦、水美三秦、水富三秦”的良好態勢和美好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