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寶雞市主動適應城市發展新變化,不斷轉變觀念、創新機制,以“一心雙聯四化”工作模式,構建起城市基層黨建工作新格局,提升了群眾幸福指數。
為充分發揮黨組織領導核心作用,寶雞市緊緊圍繞街道、社區黨組織這一軸心,堅持重心下移,推動人財物和責權利對稱下沉,讓基層黨組織有責、有權、有資源,增強統籌各方力量、引領各類組織的能力,同時以構建縱向四級聯動和橫向互聯互動的“雙聯”,形成“立體網”,凝聚工作合力。
縱向上,構建市、縣(區)、街道、社區黨組織四級聯動體系,寶雞市委制定出臺《關於加強城市基層黨建工作的意見》等系列文件,建立城市基層黨建聯席會議制度,在3個市轄區和高新區先行先試;縣(區)委履行第一責任,重點加強黨建工作的組織實施、資源配置和督查指導;街道黨工委履行直接責任,推動社區黨建與轄區單位黨建、新興領域黨建有效融合;社區黨組織履行具體責任,負責組織動員和服務管理。橫向上,全面推行街道、社區兼職委員制,吸納駐區單位、物業公司、業主委員會、社區民警中的黨員負責人兼任黨組織委員,街道每季度、社區每月召開一次黨建聯席會議,集思廣益,共商事務,實現共駐共建、互聯互動。
在著力提升基層治理和服務群眾水準方面,寶雞市以推進基層治理網格化、服務群眾項目化、工作隊伍專業化、基礎設施標準化的“四化”為主要抓手,通過建立三級管理網絡,將轄區單位、居民小區全部納入管理網格;社區黨組織通過設立“心願墻”“心願箱”,廣泛收集和梳理社區群眾“微心願”,分類梳理建立需求清單,駐區單位列出能提供的服務清單,社區再將兩個清單對接建立服務項目庫,引導轄區單位黨組織主動認領、向社會組織購買服務等方式,積極推進項目落實。
同時,寶雞市持續推行在職黨員雙重管理,深化“黨員進社區、服務零距離”活動,4.6萬多名雙重管理黨員帶動19萬多名志願者活躍在社區服務人民群眾。為推進基礎設施標準化建設,該市還制定了《寶雞市城鄉社區規範化建設標準》《社區工作規範化管理辦法》等系列文件,統一了社區標誌牌、制度牌等。(記者 周明 通訊員 索炳輝 楊東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