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ChinaNews閱讀

【精準扶貧看佛坪】佛坪縣“沙窩模式”帶動村域經濟發展 開啟旅遊脫貧新模式

國際在線2017-09-24 17:21:11

  佛坪縣“沙窩模式”帶動村域經濟發展 開啟旅遊脫貧新模式_fororder_775352036001809954

  依山傍水的農家樂休閒遊覽觀光體驗區(李妍 攝)

  國際在線陜西頻道報道(李妍):沙窩村位於陜西省漢中市佛坪縣長角壩鎮,于2011年創建成省級鄉村旅遊示範村,2014年列入市級美麗鄉村精品示範村建設,同時列入國家首批鄉村旅遊重點村。“沙窩模式”主要是以熊貓谷—沙窩旅遊環線為引導,大力發展鄉村旅遊,帶動了農家樂集群和特色種養業的發展,帶動村域經濟發展,目前已幫助14戶貧困戶21人增收。

  漁業養殖開啟旅遊脫貧新模式

  佛坪縣“沙窩模式”帶動村域經濟發展 開啟旅遊脫貧新模式_fororder_715788678332216729

  佛坪縣永明漁業養殖科技開發有限責任公司(李妍 攝)

  佛坪縣永明漁業養殖科技開發有限責任公司位於長角壩鎮沙窩村五組,2013年創辦,集秦嶺特種水産養殖、漁家樂、休閒生態為一體。採訪團乘車到了沙窩村後,入眼的便是接連在一起的魚塘,不同顏色、種類的魚更是讓人嘖嘖稱奇。

  永明漁場佔地35畝,擁有産房200平方米,孵化池20個,放養池50個。漁場年生産冷水魚14萬尾,經濟價值達123萬元,解決當地就業人員15人,平均增收10萬餘元。

  永明漁業養殖負責人肖永明介紹道:“我們按照‘公司+農戶+基地’發展模式,2017年幫帶10戶貧困戶發展冷水養殖1.2萬尾,戶均1200尾。”同時為充分發揮旅遊示範帶動作用,建成漁家樂山莊一座,依託漁業産業發展資源,走生態旅遊致富之路。

  據了解,在永明漁場的帶動下,沙窩村2戶貧困戶入股5萬元加入漁家樂産業,與漁場簽訂入股協議書,至年底預計分紅4000—6000元。永明漁場合作化發展模式初見成效。

  開辦農家樂實現脫貧致富

  代代紅農家樂位於長角壩鎮沙窩村六組,該農家樂於2016年10月試營業,2017年3月被評定為一星級農家樂。經營業主戴輝原為建檔立卡貧困戶,通過開辦農家樂實現了脫貧致富。

  佛坪縣“沙窩模式”帶動村域經濟發展 開啟旅遊脫貧新模式_fororder_826939326589999585

  代代紅農家樂經營業主戴輝(李妍 攝)

  隨著佛坪全域旅遊的進一步開展,政府鼓勵支持發展旅遊業態,加大獎補力度。“政府對建檔立卡的貧困戶扶持力度很大,對貧困戶發展旅遊中開辦農家樂、農家賓館、改造院落等實行最高一戶兩萬元的補貼。對貧困戶發展産業,每戶落實了5000元的獎補資金,且落實了貼息貸款。我們這個店就是享受了相關政策,要不是黨的政策好,我們這個店也開不起來!”戴輝説。截止目前,政府發放貼息貸款17戶,490萬元。對開辦農家樂、農家賓館的按照所評定的星級予以獎勵補貼。

  “我們這個農家樂樓上有三間客房,餐飲包間2個,配套有休閒廊廳、坐凳座椅、採摘園等附屬設施。我自己學過廚師,會點手藝,就地取材,以山裏的野菜,散養的土雞等原材料做飯,遊客們都愛吃這個,天然無污染,營養價值還高呢!”戴輝自豪的介紹到。同時,他告訴國際在線陜西頻道,5到8月份是旺季,客流量大,在其它時間他也會打零工增加收入,參與到村裏的步道維修等。

  據悉,正在建設的兩大路將沙窩村與熊貓谷景區融為一體,將著力打造“村容整潔、生態秀美、文化鮮明、設施完善、宜業宜居”的新型特色旅遊村落。隨著佛坪縣全域旅遊的實施,旅遊扶貧以其強大的市場優勢、新興的産業活力、強勁的造血功能、巨大的帶動作用,將在精準脫貧、脫貧攻堅中發揮日益顯著的作用。

—  相關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