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ChinaNews閱讀

陜西府谷:全面脫貧攻堅 兩年內穩定脫貧

國際在線2017-10-17 10:16:24

  陜西府谷:全面脫貧攻堅 兩年內穩定脫貧_fororder_180904308201449856_副本

  新聞發佈會現場(趙青青 攝)

  國際在線陜西頻道報道(王偲瑤):10月16日,陜西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舉辦“脫貧攻堅” 主題系列新聞發佈會第六場。榆林市委常委、府谷縣委書記杜壽平介紹了府谷縣扶貧攻堅有關情況。作為有扶貧開發任務的縣,府谷縣12個貧困村中已脫貧8個,剩餘4個村計劃兩年內脫貧。

  紅藍牌掛牌管理 貧困戶一個不漏

  2017年,府谷全縣貧困人口1773戶2790人,杜壽平表示,儘管貧困人口數量不大,但脫貧難度大。府谷縣以兩年穩定脫貧為目標,在2017年陜西省脫貧任務200人基礎上又增加500人,計劃于2018年實現剩餘有勞動能力貧困人口整體脫貧。

  府谷縣創新管理方式,對貧困戶實行紅藍牌掛牌管理。紅牌為無勞動能力的貧困戶,藍牌為産業扶持戶,為每戶貧困戶建立二維碼識別碼,縣、鎮、村統一建立二維碼管理簿,實現貧困戶一個不漏、非貧困戶一個不進、貧困原因個個門清、幫扶措施戶戶有數。

  “三變”改革 激發農村發展活力

  土地經營權股份合作制改革,也稱為“三變”改革。杜壽平介紹:“股份合作制,是勞動者的勞動聯合和資本聯合的一種形式,是集體經濟的一種實現形式,是我們中國人自己創造的。”

  杜壽平表示,承包制的農業經營方式,農業産業化程度低,土地産出效益低。他舉例,2016年府谷縣農業總産值11.17億元,僅佔GDP的1.7%,約四分之一的土地撂荒,出現了部分空殼村。他表示,承包制解決了農民的溫飽問題,但解決不了農民致富奔小康的問題。杜壽平認為,推行“三變”改革可以有效籌集農業發展資本,實現科學決策,把農民有效組織起來,並解決農村土地撂荒問題,培養職業農民,提高農業機械化、現代化水準,是激發農業農村發展活力、解決“三農”問題的有效抓手。

  綜合施政 助力脫貧攻堅

  府谷縣綜合施政,以産業扶貧、教育扶貧、生態扶貧、健康扶貧、扶貧移民搬遷、就業扶等位發力點,全面脫貧。

  杜壽平介紹,府谷縣引導貧困戶立足自身條件發展産業項目,為每戶提供幫扶資金5000元。2017年全縣貧困家庭、特殊困難家庭子女考入大學的給予每人4000至5000元資助。2017年累計投入190萬元對貧困村進行綠化。在縣鄉兩級醫院設置“一站式”服務窗口,提高報銷比例,實際報銷比例達到90%以上,個人自付比例在10%以內。府谷縣“十三五”易地扶貧搬遷任務770戶1963人。依託科技示範園、現代農業園區,聘請專家,常年開展農民實用技術培訓,2017年累計培訓農民300余人次。

  強化措施 確保脫貧政策落實

  為保障扶貧工作順利開展,府谷縣定期巡查督查,累計通報批評27人,共對43名責任人進行責任追究。開展思想扶貧,倡導艱苦奮鬥、勤勞致富,大力宣傳先富帶後富、自主脫貧的先進典型,用身邊的故事和典型激發貧困群眾的熱情和動力,實現“要我脫貧”到“我要脫貧”的轉變,激發群眾內生動力。

  杜壽平表示,下一步,府谷縣將持續認真落實幫扶政策,全力把府谷縣人民群眾帶富、帶好、帶健康,努力將府谷建成陜晉蒙三省交界最富活力、最有魅力、最具影響力的現代城市。

—  相關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