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在線陜西頻道報道(王夢凡):10月17日,陜西省咸陽市旬邑縣委書記高玉峰在“脫貧攻堅”主題系列新聞發佈會上發言稱,近年來,旬邑縣始終將脫貧攻堅作為頭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扶貧工作必須要扎紮實實的落地,因地制宜的開展。
當前,旬邑縣核定貧困重點村112個,建檔立卡貧困人口9784戶33913人,脫貧致富仍任重道遠。為了全力開展脫貧工作,旬邑縣探索形成了“10個1工作法”,即“一村一櫃一專欄、一戶一盒一挂圖、一隊一袋一辦法”。創新推進“黨支部+貧困戶”、“政府+企業(合作社)+貧困戶”、“企業+園區+基地+貧困戶”、“企業+合作社+基地+貧困戶”等幫扶模式,充分發揮村“兩委會”、農村黨員、縣內企業、優秀脫貧戶示範帶動作用。高玉峰介紹稱,旬邑縣還制定了《旬邑縣脫貧攻堅問責工作暫行規定》,以嚴肅問責方式確保任務落實。
高玉峰強調,每個地區的脫貧攻堅的重點和難點都有所不同,作為區域一把手必須了解當地實情,有針對性地開展脫貧工作。他以旬邑的蘋果為例,介紹扶貧工作經驗。據了解,旬邑縣利用蘋果自身的知名度,按照“用身邊人教育、指導、帶動身邊人”的思路,讓果園管理實踐經驗豐富、群眾廣泛認可的“土專家”組成服務隊伍為群眾服務。
“我們讓這些專家集中入園討論把脈問診,現場指導,為每戶貧困戶果園建立‘體檢處方’,為貧困群眾提升果園管理水準、增加經濟效益提供了具體的解決方案,做優做大當地的蘋果産業,從而帶動脫貧。”高玉峰説。
最後,高玉峰表示,旬邑縣脫貧攻堅工作目前暫時取得階段性成效,但剩下的都是難啃的“硬骨頭”,需要有踏石留印、抓鐵有痕毅力和決心,才能全面打贏陜西脫貧攻堅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