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ChinaNews閱讀

周原遺址出土西周“豪車”

西安晚報2017-10-27 14:04:58

  考古_fororder_QQ圖片20171027133854

  考古發現的四匹馬遺骸

  考古_fororder_微信圖片_20171027133953

  考古者在車馬坑現場探測 周原考古隊供圖

  現代豪車大家見得多了,但西周時期的“豪車”是什麼樣子的呢?10月26日,記者從省考古研究院獲悉,周原考古隊在周原遺址鳳雛基址南邊發現了一個車馬坑,裏面保存有一輛商周時代裝飾最為“豪華”的馬車。

  西周“豪車”輪間距達1.82米

  經過現場發掘、室內發掘和後續實驗室考古,目前專家們根據現有資料初步判斷,這輛馬車的年代屬於西周中期或中晚期之交,很可能屬於禮儀用車。更重要的是,這輛車是迄今所見商周時代裝飾最為“豪華”的車輛。

  據介紹,2014年發現這輛“豪車”時,周原考古隊正在對鳳雛基址周圍的區域進行重點鑽探。當時在鳳雛基址南邊100米的探區東南部發現一座長3米、寬2米的車馬坑,土裏有散亂的硃砂痕跡。在車馬坑東端還鑽探出有青銅殘片,初步推斷坑裏此前應埋有青銅器。隨後考古隊對這個車馬坑進行了發掘,在車馬坑距地表1米深度時,考古專家在探方北壁中部發現了2件青銅器,初步辨認為輪牙。根據現場測量發現,“豪車”兩輪間距182釐米。

  為了更準確地發掘,隨後考古專家將探方向北擴大2米,在北部擴大區域分步驟清理髮掘,最後確定坑內埋有一輛車,4匹馬。另外,在這輛車馬坑外的西北部,還發現了一座馬坑,裏面也埋有4匹馬。

  室內發掘還原“豪車”模樣

  在確定車坑性質後,考古專家根據商周時期車馬坑特點,逐步做了清理。為確保“豪車”的發掘品質,維持車輛出土時的原始面貌,保持主體與各裝飾件之間的原始排列組合關係,最大限度地保存歷史信息,儘量為後續的考古學、歷史學等方面的研究提供原始信息依據,陜西省考古研究院在第一時間採取了有效的現場保護措施。隨後對車馬採取了整體搬遷措施,並轉運至陜西省考古研究院涇渭基地進行室內清理髮掘。

  室內發掘工作從今年五月開始,歷時約5個月。在室內清理和保護工作中,專家們對遺跡遺物進行清理,其間,還對局部脆弱部位、青銅器鑲嵌物脫落等病害進行了及時的滲透加固等處理。同時全面利用現代科學技術進行信息的記錄和提取,為將來關於車輛形制、裝飾等方面的研究收集了翔實的資料,另一方面為車輛的模擬復原採集了翔實數據。

  截至目前,車的輪、轅、衡、馬包括絡、鑣以及銅裝飾等已經基本顯露出來。車廂也基本顯現出輪廓。車廂的後、左、右三面裝飾有華麗的青銅飾件,其中右側板和後側板為獸面紋飾,這種複雜的裝飾,在以往的發現中並不多見,因此這輛車可謂是西周“豪車”。

  對研究中國車史意義重大

  目前,考古隊已初步了解了車馬的形制結構、保存狀況,獲取了在田野發掘現場無法提取的珍貴科學資料。

  10月21日,考古發掘現場文物保護國家文物局重點科研基地、省考古研究院組織召開“周原出土銅輪牙馬車”室內發掘保護學術會暨專家諮詢會,來自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西北大學文化遺産學院、西安市文物保護考古研究院等單位的專家學者一致認為,對車馬採取整體搬遷、室內清理的措施是必要的,為這項重要文化遺存的妥善保護奠定了重要基礎。

  專家們建議下一步要從細節上觀察判斷皮質馬具的係駕方式、車輿結構、輻條跡象等信息,進一步完善考古資料。據考古隊專家介紹,這輛西周“豪車”的發現,對於西周車制、車馬使用、中國車的演變以及周原遺址聚落構成等方面的研究具有重要意義。( 首席記者  張佳)

 

—  相關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