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在線陜西頻道消息:“到果園的路太爛了,柑橘摘了也運不出來,咋整?”10月中旬以來的連日陰雨,讓陜西省漢中市勉縣周家山鎮周家山村的貧困戶種慶豐一籌莫展。
種慶豐家有3口人,自身患有內風濕病喪失勞動力,女兒正在讀大三,收入主要種靠的幾畝田,經濟捉襟見肘。2014年老种家被評為貧困戶。去年11月,在包扶幹部的一再鼓勵下,老種和其他8戶農戶(含1戶貧困戶)承包了村裏的50畝山地種柑橘。眼看要收穫了,可從9月下旬開始持續降雨,通往果園的小路泥濘不堪,運送柑橘的車輛難以通行。
恰逢周家山鎮在貧困群眾中廣泛開展“圓夢微心願”活動,鎮村幹部和第一書書記上門了解老種有啥需求和心願。抱著試試看的想法,老種向幹部們道出了自己的“心願”——把通往果園的路修好。
群眾需求無小事,可修路的資金、勞力從哪來?鎮村幹部看在眼裏、急在心上,發動群眾捐款會加重群眾負擔,也違背“微心願”活動的初衷。幾番商討後,周家山鎮包村領導幹部和周家山村“兩委”幹部拍板,決定一起認領老種的“微心願”,自發捐款集資修路。
“村上對我們的事這麼上心,我們自己不出點力咋説得過去”。老種主動到其他8戶種植柑橘的農戶家裏做動員,大家一致商定,每家至少出1個勞力參與修路。
團結就是力量。在鎮村幹部群眾的齊心奮戰下,一條400米長的砂石路2天建成投用。
“太感謝鎮上、村上了!為了我們這幾戶修路。今年柑橘價不錯,這下脫貧更有希望了。”看著滿載著金燦燦柑橘的貨車漸漸遠去,老種笑得合不攏嘴。(文 高參 何靜 編輯 段曉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