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在線陜西頻道報道(李妍):11月2日,陜西省環保廳新聞辦公室舉辦發佈會,陜西省環保廳副廳長郝彥偉,陜西省大氣污染治理辦公室主任姚曉軍介紹《陜西省2017年秋冬季大氣污染綜合治理攻堅行動方案》(以下簡稱“《方案》”)有關情況,並回答記者提問。
陜西省環保廳副廳長郝彥偉答記者問(陜西省環保廳 供圖)
壓煤減排、提標改造、錯峰生産作為主攻方向
為進一步做好陜西省今冬明春大氣污染防治工作,姚曉軍指出,要堅持問題導向,以顆粒物整治為重點,把壓煤減排、提標改造、錯峰生産作為主攻方向,把有效應對重污染天氣作為重要突破口,集中抓好重點區域(以西安為代表的關中城市群,兼顧陜北、陜南地區)、重點領域(散煤、“散亂污”企業)、重點時段(採暖期)、重點行業和重點工作(削減燃煤、系統控車、全面抑塵)等方面大氣綜合治理,全面完成國家大氣環境品質考核約束性指標,即到2017年底,陜西省可吸入顆粒物(PM10)平均濃度達到80微克/立方米。
陜西省大氣污染治理辦公室主任姚曉軍公佈《陜西省2017年秋冬季大氣污染綜合治理攻堅行動方案》(陜西省環保廳 供圖)
今年8月,環保部等國家十部委聯合京津冀及周邊六省市印發了《京津冀及周邊地區2017-2018年秋冬季大氣污染綜合治理攻堅行動方案》,從2017年10月至2018年3月,對大氣污染傳輸通道“2+26”個城市全面開展攻堅行動,提出了11方面32項重點工作任務和9項保障措施,確保PM2.5平均濃度同比下降15%以上,重污染天數同比下降15%以上。
據了解,2017年11月1日至2018年3月31日,陜西省各市區細顆粒物(PM2.5)平均濃度同比大幅下降,優良天數明顯增加,重污染天數明顯減少。
堅持剛性治標 加強大氣污染聯防聯控和環保執法
陜西省環保廳以煤炭削減為重點,切實強化燃煤管控措施,實行錯峰生産、限産、停産等措施,確保全面完成煤炭總量削減任務。在11月15日前,基本拆除(完成95%以上拆除任務)陜南、陜北地區城市建成區和關中地區燃煤鍋爐,加快推進天然氣和電能替代、地熱能和餘熱供暖等清潔能源利用進度,大幅提升冬季清潔能源供暖佔比。
以道路和工地監管為重點,切實強化揚塵管控,嚴格執行“禁土令”。採暖季期間,西安市(含西鹹新區)、咸陽市、渭南市城市建成區及關中其他城市中心城區,除地鐵(含輕軌)項目、市政搶修和搶險工程外的建築工地禁止出土、拆遷、倒土等土石方作業。嚴格渣土運輸車輛管理,通過聯合設卡檢查、機動巡查等方式,嚴查冒頂裝載、帶泥上路、沿路遺撒、亂傾亂倒等行為。
聯防聯控 建立聯動的應急機制
關中是一個盆地,關中各個城市之間相互影響,污染發生的同步性非常明顯,今年陜西省環保廳將統一標準,統一啟動相關政策措施,打出一套“組合拳”,推進各項任務的貫徹落實。
據介紹,陜西省環境監測站已經被環境保護部確定為西北地區的空氣品質的預報中心站,陜西省環保廳也已建成西北地區的預警預報中心,預警預報能力有了明顯的提高。現在整個西北地區到了冬季未來36小時、72小時的預報都是陜西省環境監測站發出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