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經》碑刻揭幕瞬間。
位於西安大興善寺內的《心經》碑刻。
11月5日上午,被譽為全國最大的書法碑刻作品佛教經典《心經》在西安大興善寺正式揭幕。
《心經》內容“回歸”大興善寺 最大碑刻亮相
據了解,該碑刻由著名書法家杜中信教授書寫,整幅作品沉雄古樸,磅薄大氣,與《心經》的豐富內涵交互輝映、相得益彰,構築起絲綢之路起點上又一文化盛景。
雖然此次亮相的《心經》碑刻並不是第一次與大興善寺結緣。據記者了解,早在許多年前《心經》內容就已經出現在大興善寺內的石壁上,此次的亮相,更像是一種“回歸”。
根據“大唐慈恩寺三藏法師傳”和“唐梵翻對字音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序文記載,作為密教祖庭的大興善寺曾經擁有一個全世界獨一無二的法寶—刻有“心經”的石壁。但後經歲月銷蝕,已經不復存在。
如今,重新選址、再立石碑,新刻經文,具有非常重要的里程碑意義。有學者認為,這將促進佛教文化傳播,推動海內外文化、旅遊領域交流與合作搭建起更廣闊的平臺。
三年“嘔心”之作終完成 對文化交流意義非凡
據了解,三年前,當代著名書法家、長安大學書法教授杜中信舉辦書展,其中一幅“心經”巨型魏體書法作品,一個字一平米大,十分罕見。展覽一結束即被大興善寺法師寬旭積極聯繫並主導重建。
記者了解到,此次亮相的碑刻由慈善家資助,釆用福建花崗岩石,將原字縮小30公分,使用20公斤黃金貼金,歷經三年完成。
如今矗立於觀眾面前的《心經》碑刻長40米,高8米。是佛經中字數最少的一部經典著作,因其字數最少、含義最深、傳奇最多、影響最大,被認為是般若經類的提要,全經只有一卷,260字。此次碑刻的落成,對弘揚優秀傳統文化和促進對外文化交流發揮積極作用。(記者 秦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