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IC供圖)
一年一度的“雙十一”進入倒計時。針對消費者在網購中可能遭遇到的消費陷阱,5日陜西省消協提醒消費者,“雙十一”網絡購物應理性消費,特別在網購食品時應注意配送時限,小心快遞路上“堵車”買回過期食品。
提醒一:理性對待促銷,切勿衝動消費。消費者購物前,應選擇正規的大型第三方交易平臺和信譽度高的網店。建議消費者購買商品前,要事先了解商品市場價,再對促銷活動進行評估是否有實際優惠,警惕明降實漲的價格陷阱。
提醒二:注重商品品質,勿信低價誤導。“雙十一”網絡購物時,不要被個別網店過於低廉的商品價格所吸引,不要輕信商家的“特價”“清倉價”“全網最低價”,或者只看宣傳圖片。一定要貨比三家,避免個別不良商家趁機拋售庫存和滯銷産品,甚至是劣質商品。
提醒三:慎重預付定金,防範消費陷阱。採用“預售定金”消費方式,是近年來電商流行的一種消費模式。商家規定消費者預付定金後,必須在規定時間內支付餘款才能享受價格優惠等,而實際卻存在規定時間內消費者無法付款、七日無理由退貨不對現、預售定金不予退還等問題。建議消費者在繳納“預售定金”前一定要詳細了解行銷活動細則,並注意留存行銷活動頁面和商家承諾頁面截圖等資料。
提醒四:勿輕信超低價,注意配送時限。現在,食品在網購市場中佔有的份額越來越大。對此,省消協提醒,食品不同一般商品,超出平常太低價格也容易出現安全問題,所以超低價勿輕信,安全才是前提。同時注意配送時限,防止食品過期。“雙十一”期間,因配送時間較平常延長,消費者網購食品時要注意了解配送時限。如購買需冷凍保鮮的食品,消費者應根據距離遠近,慎重選購,以免距離過遠食品變質無法食用,造成浪費。(記者 宋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