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I外籍記者參加2017全球硬科技創新大會(張安琪 攝)
國際在線陜西頻道報道(趙青青):11月7日,2017全球硬科技創新大會在西安隆重開幕,來自德國、俄羅斯、波蘭、土耳其、柬埔寨、越南等10國的國際在線外籍記者全程參與報道,用多語種向世界報道大會盛況。此次會議是“2017全球硬科技創新大會暨CRI外籍記者創響中國西鹹行”大型採訪活動的重要一站。會上,國際在線陜西頻道就外籍記者眼中的硬科技進行了相關採訪。
對於基礎科技、高新科技、硬科技、黑科技這幾個概念,來自土耳其的中國國際廣播電臺外籍記者艾登有自己的看法,他認為硬科技就是“比高新科技更高的科技”。此次會議他感受頗深,尤其是會上大咖的演講,他説:“米磊博士説以前是彎道超車,而現在要變道超車,這充分體現了中國在發展硬科技方面的決心。”
尤其在了解了西安發展硬科技的十大措施之後,艾登感慨道:“我發現無論是軍工集團、院校還是創新企業孵化,政府都給予了很大支持,而中國高鐵、航天航空、衛星方面等技術本身就比較發達,以硬科技‘八路軍’( 即八個當前最核心的硬科技,分別是:人工智能、航空航天、光電晶片、新材料、新能源、智慧製造、信息技術、生物醫藥)為代表的很多領域都處於世界領先地位,所以在這樣的條件下,我相信西安的硬科技一定能得到很好發展,中國在科技創新方面也會處於領先地位。”
來自哈薩克斯坦的外籍記者妮絲表達了自己對2017全球硬科技創新大會的感受以及看法。她説:“這次大會不僅讓更多的人了解硬科技,也能吸引硬科技相關公司來西安投資創業,這非常有利於西安發展,打造硬科技之都。”同時她認為,高科技是西安發展最好的有利支撐,對西安走向國際化具有重要意義。
CRI外籍記者參加2017全球硬科技創新大會(王偲瑤 攝)
“硬科技”作為一個全新提法以及其代表的更高層次的技術創新,在發展的同時也充滿著未知。來自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日語部的記者張強表達了自己的擔心,他表示:“如何讓普通百姓更好地理解硬科技,讓硬科技概念轉化為大家能夠看到、觸摸到、用到的物品,這至關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