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ChinaNews閱讀

北齊首席翻譯墓誌公佈 曾為突厥可汗翻譯佛經

西安晚報2017-11-15 15:28:56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1

劉世清墓考古挖掘現場 張宇明 攝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2

 (劉世清墓誌銘文  張宇明 攝

  早在2006年時,陜西省考古研究院在陜西師範大學長安校區的建設工地內,發現了一方隋朝親衛驃騎將軍劉世清的墓誌,近日這方墓誌同隋唐高陽原(今長安區大學城區域)內出土的其他130方墓誌公佈與眾,這位將軍的傳奇經歷走進了大眾視野。

  墓誌顯示主人名玄字世清,他去世時位列隋朝親衛驃騎將軍,但其一生幾乎都在北朝的戰亂中度過,志文裏悉數了他身處北朝時獲得的一連串官職封號,與生前的一些大事。北朝是中國歷史上與南朝同時代的北方王朝的總稱,其中包括了北魏、北齊、北周等數個王朝,後來隋朝在北朝的基礎之上,滅亡南朝,完成了統一大業。墓誌記載,劉世清經歷了北朝多國並存的時代後,最後官至隋朝親衛驃騎將軍。這方墓誌的出現,印證了史料記載中劉世清的很多資料。

  發掘這方墓誌的省考古研究院副研究員李明介紹:“歷史上能在史書上留下傳記的人寥寥無幾,現在還能有墓誌和史書記載相對應的人更是少之又少。這方墓誌上的記載和史書上對劉世清的記載正好拼湊起了一個完整的劉世清生平。”正是因為墓誌的出現,才將他曾為北齊首席翻譯的特殊身份顯露了出來。

  北朝時期,中國北方處於北周與北齊東西對峙的階段。當時為了爭個高下,兩國都在爭取北方突厥的支持,爭先恐後地向突厥佗缽可汗示好。史料記載,佗缽可汗統治期間,突厥富有強盛,擁有數十萬兵馬。當時北周與突厥和好親睦,每年都送給他們不菲的貢品。突厥人居住在長安,都享有優厚的禮遇。北齊懼怕突厥入境騷擾,所以也傾盡庫府中的財物賄賂他們。佗缽可汗由此更加驕傲,甚至對他的部下説:“只要在南面的兩個兒子經常孝敬我,我就不怕貧窮!”可以想像,説出這番話的突厥佗缽可汗,在當時是多麼的狂妄!

  所以只要是佗缽可汗想要的東西,北周和北齊是一定會想辦法送上。史料記載,佗缽可汗因為癡迷佛教,向北齊索要《凈名》《涅槃》《華嚴》等經書。北齊後主高緯絲毫不敢怠慢,立刻安排當時的首席翻譯劉世清,用突厥語翻譯佛經,並由中書侍郎李德林為該經作序。史書裏除了稱讚這位劉世清“性情嚴整,週密謹慎”,還提到他掌握了包括突厥語在內的多門外語,是當時最好的突厥語翻譯。只可惜,北齊後主高緯最後葬送了基業,成為亡國之臣的劉世清,自然也失去了更多建功立業的機會,不過幸運的是他不僅躲過了北周武帝對北齊權貴層的清洗,還歷仕三朝並最終病逝于隋朝親衛驃騎將軍的位子上。

  如今這批珍貴的墓誌的公佈,為後人了解隋唐時代的歷史,提供了很多珍貴的一手資料。(張佳)

 

 

—  相關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