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ChinaNews閱讀

脫貧攻堅延安在行動:加快培育壯大特色産業

國際在線2017-11-16 15:48:40

  國際在線陜西頻道報道 (劉君慧): 11月15日上午,陜西省延安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組織召開“脫貧攻堅延安在行動”系列新聞發佈會。延安市農業局黨委委員、紀工委書記劉宇梁出席新聞發佈會,並答記者問。

  在延安脫貧攻堅戰全面打響以來,市農業局始終將産業脫貧作為脫貧致富的根本之策,緊抓國家現代農業示範區建設的重大機遇,牢固樹立“戶戶有增收項目、人人有脫貧門路”的目標,加快培育壯大特色産業。目前,全市在冊適宜發展産業貧困戶1.5898萬戶4.9317萬人,實現了産業全覆蓋,夯實築牢了群眾脫貧基礎。

  據介紹,在扶持新型農業經營主體中,市財政每年安排1000萬元,支持現代農業園區、龍頭企業、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和經營大戶,有效帶動貧困群眾進入參與到特色種養、加工銷售、社會化服務等各個環節。在市級農民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龍頭企業的評選中將帶動貧困戶的數量作為入選的前置條件。探索形成了經營主體帶動型、互助合作扶持型、農業項目支持型、支部+貧困戶型等9種産業扶貧模式,讓貧困戶在産業鏈條各個環節上受益,最大限度帶動貧困人口實現脫貧。

  新聞發佈會上,劉宇梁説,為大力培育致富産業,全市重點圍繞蘋果、蔬菜、養殖等主導産業發展“一村一品、一鄉一業”,全面實現“鄉有特色産業、村有增收項目、戶有致富産品”的目標。目前,全市13個縣區全部為省級蘋果基地縣,預計年底總面積將達到364萬畝,産量330萬噸,産值110億元;全市建檔立卡貧困戶蘋果種植總面積12.5萬畝,挂果面積6.8萬畝,預計今年總産量8.2萬噸,産值2.7億元。延安以蘋果産業為主的特色農業産業扶貧帶動模式成為全國推廣的示範模式,先後12次在全國産業扶貧經驗交流會上發言。

  據了解,為了解決貧困戶在參與和發展産業過程中缺技術、缺技能的問題,市農業局充分發揮技術優勢,加強面向貧困人口的普及性技術技能培訓,組建了市、縣兩級産業脫貧技術服務110指揮體系,24小時運轉,公開接收村級和貧困戶個人技術需求,指令專家技術團隊和培訓機構上門指導服務;大力開展職業農民培育,對有勞動力的貧困戶,開展定點、定向、菜單式技術指導,確保貧困戶至少有一人掌握1-2項實用技術,為産業扶貧精準脫貧提供強力技術支撐。

—  相關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