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代收快遞會導致信息洩露? 快遞中轉“最後100米”亟待突破
一些小區的傳達室成了快遞包裹的堆積地。 (王旭東 攝)
剛剛過去的“雙11”讓很多人收穫滿滿,但在大家滿懷期待地等快遞時,難免會遇到收取不便的情況。此時,您是打電話讓親朋好友代收,還是希望快遞員將快遞送進快遞櫃裏或放在代收點轉交。在快遞中轉的“最後100米”中,通常大家都是怎樣處理的?有沒有困惑或煩惱?日前記者就此進行了走訪。
放代收點會不會造成信息洩露
今年“雙11”,家住長安大街3號小區的市民陳慧敏網購了不少東西。此後,小陳接到最多的就是快遞小哥的電話。但因為要上班,白天無法收取快遞,通常小陳會讓快遞員將自己快遞寄放在附近的一個代收點。
“我們的快遞代收點就在小區門口,有一個類似門房大小的屋子,門口還有幾排快遞架。”小陳告訴記者,臨時寄存的快件,當天取收1元,2天以上收2元。收費不高、服務還可以,從日常取件情況來看,小陳對家門口的個人代收點還是比較滿意的。
因為所有快件都在貨架上擺著,每每取快遞時,小陳總擔心這會不會造成個人信息的洩露。因為“快遞單上有個人的信息,而且寄放的快遞越來越多,代收點的工作人員都會多多少少記住自己,包括名字、住址。”陳慧敏説,慢慢熟了之後,現在她去取快遞不用報名字,工作人員就已經將她的快件取出,這讓她感覺有些介意了。
放在代收點除了可能會遇到的個人信息的洩露,代收點之間的競爭也會影響到了居民的收件體驗。住在草場坡3538廠家屬院居民常女士介紹説,此前他們小區周邊有兩個代收點,一個只代收快遞業務,但距離較遠,另一個是門口的便利店,兼顧存放快遞。因為存在競爭影響關係,如今便利店主動退出後,由此卻給要繞路去取件的居民造成不便。
快遞櫃收費讓快遞員“望而卻步”
“我們小區周邊沒有代收點,所有快遞都是委託車棚奶奶代收。”家住四府街一家屬院的市民郭芳介紹説,因為車棚的奶奶一直是免費代收快遞,她常會因為給老人家添麻煩而感到歉疚。今年上半年小區新增代收櫃之後,有快遞她就讓快遞小哥直接放到快遞櫃子裏。
“放快遞櫃不僅不用麻煩別人,不受取件時間限制,而且相對私密,我感覺挺方便的。”郭芳説,但很快她便發現,有不少快遞員卻不願意使用快遞櫃。究其原因,快遞員把快件放入快遞櫃是要收費的。記者聯繫豐巢快遞櫃客服後得知,快遞櫃收費按區域劃分,不同區域標準不一,這筆費用是需要快遞員出的。因為有不願交費的快遞員“抵制”快遞櫃,現在郭芳只能把快遞重新放回車棚。一想到又要麻煩車棚奶奶,她心裏就很不是滋味。據此,她希望能有一個更好的解決辦法。
快遞櫃的存取不僅有收費問題,也考驗著快遞員的素質。“以前有快遞,快遞員會先打電話,確定收不了,他會問放哪,到後來為省事,有些快遞員會直接放到櫃子裏。”市民張先生説,收到短信自己會及時去取,但遇到自己沒有留意短信或沒有收到短信的情況,急用的東西也悄悄地躺在快遞櫃裏。有一次,快遞員錯將自己的快件放到別的快遞櫃,後幾經聯繫才要了回來,感覺很不好。
小區配建快遞收發房安排人員管理
隨後的走訪中,記者發現找不到親朋好友代收,目前大家收取快遞的方式大多是臨時寄放在個人代收點、便利店和快遞櫃這三種途徑,但也有個別門房代收的情況。租住在紅纓路建行家屬院的市民王華風告訴記者:“他們小區周邊既沒有個人代收點,院子也未安裝快遞櫃,人不在的情況下,只能將快遞放在小區的門房,雖然不收費,但也無人看管,如果快遞丟失只能自己負責……”
隨著網購逐步融入市民生活,快遞衝刺“最後100米”所涉及的問題已經逐漸浮出水面。為此,11月9日,南京市規劃局召開規劃服務方式改革新聞發佈會發佈,今後南京新建的小區需要配備25平方米以上的快遞收發房,以方便居民收取快遞。走訪中不少市民希望西安也能夠出臺類似的政策,或者在已有的小區新建一個簡易的快遞收發房以滿足大家方便快捷收快遞的需要。
“通過建快遞收發房將快件收取納入管理,我覺得挺好的。”物業管理從業人員王獻武介紹説,設專人管理比個人代收點更安全,其性質類似于之前的收發室,只不過是收取的東西從信件變成了快遞。“如果西安也能出臺快件收發房的規定並嚴格執行,快遞收取更方便當然好了。”結合西安現狀,網友“春天”建議,當下最可靠最安全的還是快遞櫃,據此他希望政府關注,並加快快遞櫃的推廣普及,讓居民收取快遞更舒心,生活更舒適。(記者 馮曉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