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在線陜西頻道消息:近日,陜西省西安市長安區引鎮街道龍渠村春天草坪産業扶貧基地草皮已到了收穫季節。這幾天,當地貧困戶張舉正忙著將長勢喜人的草皮按照尺寸一塊塊鏟起,再堆疊捆紮在一起,等待裝車銷售。看著即將裝車上市銷售的草皮,張舉開心地説道:“等這茬草皮賣完,我今年年底分紅就能拿到7000多元,美得很。”
據了解,引鎮街道種植草皮時間長,面積廣,被稱為西安的“草皮之鄉”。因草坪産業發展前景十分廣闊,種植草皮成了村民增收致富的“綠色銀行”。如何讓貧困戶用好這項“法寶”,引鎮街道黨工委、辦事處下足功夫,選取龍渠、甫江、東堡等村,因地制宜實施産業扶貧策略。
因地制宜 龍渠村確立種植草皮帶領貧困戶脫貧致富
龍渠村是引鎮街道産業扶貧成功典型。“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龍渠村黨支部結合本村實際,因地制宜、因人施策,建立了“選準一項優勢主導産業,設立一筆風險金,組建一個合作組織,落實一種幫扶機制”的産業扶貧新模式,將“黨建+産業+基地+貧困戶”真正落到了實處。
當引鎮街道黨工委提出産業扶貧時,龍渠村支部書記駱乃民想到帶領貧困戶一起種植草皮脫貧致富。在駱乃民的帶領下,村兩委會班子將全部精力集中到了“貧困戶種草”這項大事上。駱乃民更是發揮“領頭雁”作用,在自己流轉的草坪地中劃撥出24畝,作為10戶在冊貧困戶和2戶已脫貧困難家庭的草坪扶貧産業基地。採取“黨建+産業+基地+貧困戶”的模式,在貧困戶自願情況下,將財政扶持貧困戶産業扶貧資金1萬元,入股春天草坪種植基地,力促貧困戶實現穩定分紅增收。
當地曾有群眾問駱乃民:“你草皮種的好,擴大多掙錢,那是好事。可你為啥要把擴大的面積送給別人,不但幫著種,還要幫著賣,這不是白白把掙到手的錢送給別人嗎?”駱乃民卻笑著説:“錢有啥多少?誰也把錢掙不完。能帶領大家早日脫貧致富,看著鄉黨都過上好日子,我作為書記,覺得比啥都強,比啥都值得!”
多方幫助 龍渠村貧困戶點燃脫貧致富希望
為了草皮種植早日投産見效,龍渠村兩委會黨員幹部除了先墊付資金購置生産機械設備和必要的生産物資外,還組織村內草坪種植大戶為有勞動能力的貧困戶進行技術培訓,幫助他們學會種草、管理、剪草、鏟草,增強貧困群眾的參與度,以扶貧“參與感”帶動脫貧“獲得感”,解決了個別貧困戶存在的精神貧困、內生動力不足等問題。同時,龍渠村兩委會黨員還積極幫忙聯繫銷路、跑市場,增強貧困戶草皮種植經濟效益。
為了使貧困戶利益收到保障,草坪基地和貧困戶簽訂了草坪種植合同書,確保每戶年收益3000元以上。此外,龍渠村兩委會班子在草坪基地設立了管理領導小組,班子成員分工負責到位,無償服務産業基地,並堅持定期公示制度,做到賬務公開透明,推動産業扶貧基地健康持續發展。
目前,春天草坪基地的草皮正在銷售之中,每平方米售價約6元—8元,每畝純利潤至少有2500余元。待今年的草皮銷售完後,即可給貧困戶予以現金兌付,真正起到當年建基地當年見效益的目標。
如今在引鎮街道,除草坪種植外,光伏發電、花卉種植、農家樂經營、中蜂養殖等産業扶貧也初見成效。産業扶貧真正為貧困戶家庭點亮了希望,給他們增添了脫貧致富的信心,也為扶貧工作開闢了一條新的途徑,受到群眾和貧困戶的高度評價。(文 劉娜 編輯 段曉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