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ChinaNews閱讀

眉縣首家村級扶貧互助合作社成立

三秦都市報2017-11-27 09:50:51

  “哈哈!這下可以挽起袖子大幹了!”11月24日,在眉縣市場監管局工作人員蓋下公章的那一刻,按捺不住喜悅的宋維文用西府漢子粗獷的聲音打破了辦事大廳的寧靜。營頭鎮新河村成立了眉縣首家村級扶貧互助合作社。該村黨支部書記宋維文又多了一個身份,就是合作社理事長。

  據了解,為讓每戶貧困家庭在小康路上不掉隊,推進扶貧工作向縱深發展,眉縣結合實際,發揮黨組織引領作用,實施“黨建+扶貧互助合作社+貧困戶”模式,以扶貧互助合作社為幫扶平臺,融入“三變”改革,打造村黨支部領導下專為貧困戶脫貧搭建的集“經濟、管理、生産、服務、公益”等功能為一體的合作經濟組織。合作社成員主要由全村所有貧困戶組成,下設小型基建工程隊、電商服務站、村級公益事業服務隊等公共服務和經營性服務組織,有勞力的貧困戶可以作為工作人員參與其中。在實際運行中,合作社財務實行鎮財政所“代管”方式,金融機構通過銀行向合作社成員發放扶貧貸款,注入原始資本,原始資本為合作社成員入股資産,人人享有股份收益。

  宋維文舉了一個簡單例子:合作社利用村民部分股金,通過基建工程隊承接村上基礎設施建設、村民房屋新建或改造等各類工程,完工後所得收益給貧困戶分紅,保障和增加貧困戶收入。貧困戶不但能領到股金分紅,還能以工程隊工人和村級文藝宣傳員、衛生保潔員身份領到工資,貧困戶利益的“最大化”也能完全體現在合作社運營的整個環節。

  目前,眉縣已確定在48個貧困村進行扶貧互助合作社試點,隨後將覆蓋全縣122個行政村,通過建強村級組織,進一步壯大集體經濟,鍛造一支永不走的工作隊,讓他們成為農村發展的“主心骨”和變“輸血式”扶貧為“造血式”扶貧的“領頭雁”,帶領低收入群眾長期增收,確保該縣人民在2020年同步邁入全面小康社會。 (王瑜 本報記者 董毅)

—  相關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