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ChinaNews閱讀

西安交大研製無人駕駛汽車

三秦都市報2017-12-06 09:10:33

  原標題:西安交大研製無人駕駛汽車 避障超車轉彎道樣樣行

  【教育·創客】西安交大研製無人駕駛汽車   

  無人駕駛汽車吸引眼球(馬昭攝)

  近日在江蘇常熟舉行的2017中國智慧車未來挑戰賽上,由西安交通大學人工智能與機器人研究所研製的“發現號”和“夸父一號”無人駕駛智慧汽車,分別獲得第一名和第四名。12月5日,記者在交大校園乘坐體驗了“發現號”無人駕駛智慧汽車。研究團隊主帥、中國工程院院士鄭南寧認為,真正的智慧汽車走進尋常百姓家,還需要十幾年甚至更長的時間。 

  12月5日下午,在交大校園,記者看到這輛藍白相間的“發現號”,與普通轎車相比,車身上安裝了不少可見光、鐳射、毫米波、慣性導航等感測器。工作人員説,這些感測器價值100余萬元,是車輛本身造價的6倍多。有了這些感測器,可以使汽車在行駛中自動對周圍環境、路況等進行探測,然後通過計算機及相關智慧技術處理,給車輛下達避障、加速、轉彎等指令,引導汽車安全行駛。 

  記者坐上“發現號”后座,係好安全帶,在工作人員告知緊急按鈕的位置後,車輛啟動。車輛自主在每小時30公里速度下行駛,方向盤不斷扭動自行調節運行姿態,避障、超車、轉S型彎遊刃有餘。在交大四大發明廣場前,當有老師騎自行車模擬穿越車前時,車輛迅即完成“急剎車”,整個過程引來眾多師生觀看。 

  鄭南寧説,學校人工智能與機器人研究所從2000年開始研究這項技術,已經成為國內這一領域研究第一方陣的隊伍之一。這次在標誌著我國無人駕駛智慧車輛最高發展水準的比賽中獲獎,得益於在比賽中城鄉道路測試、高速快速道路測試的上佳表現,最快速度可以達到120公里,車輛有較高的避障性能和路線保持性能。 

  無人駕駛汽車何時能真正進入家庭?鄭院士坦言,目前無人駕駛還面臨精準模擬人類在複雜交通環境週密感知、對不可預知突發意外情況精準判斷、對前車駕駛者預行為準確判斷、網絡安全、人與車自然交互等5方面的巨大考驗。還有待於低成本、高性能傳感技術取得突破,來提升無人駕駛計算能力。也需要十幾年或更長時間完善無人駕駛在複雜城市道路交通環境中的安全性能,無人駕駛走進百姓生活,還需一段不短的路要走。(張彥剛 和小博)

—  相關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