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在線陜西頻道報道(楊舒曼):12月26日,從陜西歷史博物館(以下簡稱“陜歷博”)基本陳列改造暨《三秦華章 光耀四方——陜西周秦漢唐文物精華展》開幕新聞發佈會上獲悉,陜歷博將從2018年1月7日起關閉“陜西古代文明”基本陳列,進行全面提升改造,2018年5月18日將以新的面貌迎接觀眾。基本陳列改造期間,為保證遊客的正常參觀,陜歷博將於2018年1月9日推出《三秦華章 光耀四方—陜西周秦漢唐文物精華展》,該展覽以周秦漢唐四個時代為主題,從171萬件館藏品中遴選出了600多件精品文物,堪稱基本陳列的濃縮“精華版”。
陜西歷史博物館副館長王煒林介紹,現基本陳列“陜西古代文明”的主題,是在國內權威專家充分論證的基礎上確定的,與陜西古代歷史文化的內涵、特點與地位相符合,因此此次提升改造的選題仍定位於“陜西古代文明”。現陳列體系以陜西古代文明的産生、演進為主線,由史前時期、周(含先周)、秦(含先秦)、漢、魏晉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共七部分組成,基本符合陜西古代歷史發展的重要階段、重要節點的劃分和銜接。決定該體系結構基本不變,並在此基礎上突出絲綢之路起點等內容,以形成更加完善的陜西古代文明陳列體系。
此次基本陳列改造提升,將借調陜西省考古研究院近9年來發掘出土的古代精品文物,以充實完善新的陳列體系。史前部分新增加了龍王辿遺址、楊官寨遺址和石峁遺址等新出土文物;商周部分增加了寶雞石鼓山墓地、周原、豐鎬和梁帶村等遺址新出土的文物;秦部分新增秦都雍城遺址、櫟陽城遺址和雍山血池祭祀遺址等新出土文物;漢代新增渭河橋遺址、鳳棲原西漢家族墓地、靖邊縣楊橋畔等新出土文物;魏晉南北朝部分新增咸陽機場建設工程中考古發現的文物;隋唐新增了唐代帝陵章節,補充近年來陜西發掘的唐代帝陵新出土文物;宋元明清新增加了馮暉墓、西安南郊夏殿村金墓、長安區劉黑馬墓、藍田呂氏家族墓、高陵院張明代張氏家族墓和韓城宋代壁畫墓等新出土文物。
此外,在基本陳列關閉期間,2018年1月9日,陜歷博將推出《陜西周秦漢唐文物精華展》。陜歷博文物保管部部長梁彥民表示,此次舉辦的《陜西周秦漢唐文物精華展》囊括了周秦漢唐四個時代的精華,展示了陜西的歷史文化特色,突出了陜西的豐富文化內涵,彰顯了陜西作為中華文明發祥地的特殊地位。儘管陜西的輝煌與榮耀早已化為歷史,但已經定格于中國歷史的周秦漢唐所創造的恢弘盛世卻積澱了諸多值得理性張揚的精神財富,留下了大量千古釋疑的文化現場以及凝聚文明成就的歷史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