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深入推進“一帶一路”建設的背景下,我國中西部地區由開放的大後方,變成開放的前沿。隨著《關中平原城市群發展規劃》的獲批,西安成為我國第9個國家中心城市。作為國家向西開放的重要依託,西安有著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和“承古納新、開放包容”的城市精神。“大西安”建設厚積多年,蓄勢待發。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實施重點城市群規劃,促進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鎮協調發展。全國兩會上,我省代表結合審議報告,為關中平原城市群發展積極建言,“多軸線、多中心、多組團推進‘大西安’建設,不斷增強以西安為核心的關中城市群輻射帶動作用。”“只有整個城市群都取得長足發展,才能完成國家賦予整個關中平原城市群的歷史使命。”
率先發展 帶動區域內城市共同進步
開啟“大西安元年”、獲批國家中心城市……“大西安”的發展不斷加碼,更大機遇和挑戰隨之而來。
“對西安來説,這既是國家賦予的一項重要使命,也是西安發展面臨的重大機遇。”全國人大代表、西安市市長上官吉慶説,“西安是關中平原城市群的核心城市、西北地區唯一的特大城市和‘一帶一路’的重要節點城市。我們要搶抓機遇,深度融入‘一帶一路’建設,加快補齊發展短板、加快國際化進程,實現追趕超越發展;要肩負起國家賦予的使命,全力推進國家中心城市建設,強化西安面向西北地區的綜合服務和對外交往門戶功能,提升維護西北繁榮穩定的戰略功能,切實發揮帶動大關中、引領大西北,服務‘一帶一路’建設的重要作用。”
《關中平原城市群發展規劃》對西安建設國家中心城市的定位概括為“三中心兩高地一樞紐”,其中排在首位的便是打造西部地區重要的經濟中心。上官吉慶表示,西安將以建設獨具特色的現代化經濟體系為總抓手,加快打造西部經濟中心,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以培育新動能、激發新活力為目標,充分發揮投資、消費、出口“三駕馬車”和改革、科技、文化“三大動力”協調拉動作用,突出高品質發展,大力發展“高端的産業和産業的高端”。同時,西安將始終秉持“和平合作、開放包容、互學互鑒、互利共贏”的絲路精神,以建設國際産能合作中心、國際文化交往中心、國際人才教育中心、國際金融服務中心和立體化的國際合作平臺支撐體系為重大戰略任務,全方位、高標準、深層次推動實現更廣領域、更高水準合作。
承接大西安輻射之“利” 擔當帶動周邊發展之“責”
作為關中平原城市群“都市圈”的重要組成部分,咸陽如何作為?全國人大代表、咸陽市市長衛華表示,咸陽將發揮優勢,深化協同,以開放促發展、以創新求跨越、以文化塑標識,努力為建好關中平原城市群、推進西部大開發、服務“一帶一路”建設作出更大貢獻。
衛華説,咸陽要打好區位以及立體交通“優勢牌”,著力壯大臨空經濟、現代物流以及電子商務産業,打造國家重要物流節點城市;實施全域旅遊發展戰略,推進文化與旅遊融合發展,讓袁家村、馬嵬驛等形式的鄉村旅遊承載起都市人的“鄉愁”;開展“三品一標”認證,提升農業綠色化、優質化、特色化、品牌化水準,打造關中平原城市群的“果園子”“菜籃子”和“糧袋子”。“咸陽將積極謀劃通用機場、貨運機場和高速連接線項目,強化陸上、空中絲綢之路建設;建設數字絲綢之路,在通達全國、網聯世界中聚集高端要素,增強競爭力;發揮臨近自貿試驗區、地處改革創新前沿優勢,深化‘放管服’改革,營造國際化、市場化、法治化營商環境,以大招商促進大開放,吸引國內外知名企業來咸陽建設面向西部的生産加工基地、商貿物流基地。”衛華説,要把發展縣域經濟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實現整體融入、協同聯動,把涇陽、禮泉、乾縣、武功建成大西安週邊衛星城,讓處在《關中平原城市群發展規劃》“一圈一軸三帶”上的13個縣(市、區)既承接大西安輻射之“利”,又擔當起帶動周邊發展之“責”。
彰顯優勢 提升引領示範帶動作用
關中平原承載著中華民族的厚重記憶,擁有大量珍貴的歷史文化遺産和豐富的人文自然資源。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創建全域旅遊示範區。我們認為,關中平原城市群的確立,既對西北地區旅遊産業發展發揮著核心引領作用,又對我國向西開放戰略起著重要支撐作用。”全國人大代表、大唐西市集團董事局主席呂建中表示,“建議建設關中平原城市群全域旅遊示範區,有效整合區域內文化旅遊資源,打造一批立足關中、聯通全國、影響世界的‘一帶一路’人文交流支點旅遊品牌,彰顯關中平原城市群的整體區位優勢。”
陜西農耕文明積澱深厚,農業科技創新源動力充足。面對關中平原城市群戰略佈局,如何使農業煥發新的生機?全國人大代表、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動物科技學院副院長昝林森建議三省聯動構建關中平原城市群都市現代農業先行先試示範區,立足特色優勢資源,做好頂層設計和系統規劃,加強科技創新和成果轉化,將關中平原打造成絲綢之路經濟帶上標準化、生態化、智慧化、信息化程度高,需求與市場銜接緊密,貿易暢通透明的現代優質農産品生産、加工和流通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