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民間投資納入全省目標責任考核陜西多舉措為民間投資掃清障礙
投資作為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之一,是經濟增長的基本動力。去年,陜西固定資産投資增長14.6%,其中,民間投資9683.16億元,比上年增長10.8%。今年陜西省政府工作報告中,固定資産投資增長的預期目標是10%左右,對民間投資而言,在吹響經濟高品質發展的集結號聲中,如何追趕超越?目前,這道“考題”已被多部門領取。
專項清理核查民間投資項目報建審批
狠抓各項政策措施落地見效、提升投資項目審批服務水準、支持民間投資創新發展、鼓勵民間資本參與PPP項目……我省通過多項舉措推動民間投資追趕超越發展,日前印發的《陜西省民間投資追趕超越發展行動計劃》詳細進行了安排部署,在提升投資項目審批服務水準方面,要求全面落實相關要求,各部門不得擅自增加行政審批事項和審批環節,切實優化審批流程。開展全省民間投資項目報建審批事項清理核查專項行動,逐項梳理已報審的民間投資項目,清查各類審批事項辦理情況,對無正當理由拖延不辦的,要依法依規進行問責。加快推進相對集中行政許可權試點改革,依法將分散在多個部門的行政許可權統一交由行政審批服務局集中實施,實現“一枚印章管審批”,推動行政審批大幅提質增效。
在支持民間投資創新發展方面,支持符合條件的民營企業與軍工企業組建混合所有制企業,發揮陜西軍民融合産業投資基金、省軍民融合相關專項資金作用,對民營企業參與的軍民融合項目給予重點支持。由省國防科工辦、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省國資委等部門負責加大省中小企業發展專項資金對中小微企業的扶持力度,對初創三年內中小微企業給予無償補助。
民間資本參與PPP項目不得限制
鼓勵民間資本參與PPP項目,除國家法律法規明確禁止準入的行業和領域外,一律向民間資本開放,不得以任何名義、任何形式限制民間資本參與PPP項目。對軌道交通、城際鐵路、重大水利工程、綜合管廊、海綿城市建設等重大項目,鼓勵民間資本在規劃前期階段儘早介入,提升項目市場化運作能力。每年確定一批回報機制明確、商業運營潛力大、前期工作成熟的PPP項目,向民營企業集中推介。
不得出現“新官不理舊賬”等情況
加強政務誠信建設,重點加強PPP、政府採購、招投標、招商引資等重點領域政務誠信建設,完善政務誠信監督體系,推行政務誠信評價制度,依託省公共信用信息平臺建立全省統一的政務誠信檔案,建立健全並逐步公開政務失信記錄。全省各級政府不得違法違規承諾優惠條件,要嚴格兌現合法合規的政策承諾,不得出現“新官不理舊賬”等情況。開展政務失信專項治理,對拒不履行所作的合法合規承諾或合同協議、嚴重損害民營企業合法權益、破壞民間投資良好環境等行為,加大查處力度;對造成政府嚴重失信違約行為的主要負責人和直接責任人要依法依規追究責任。
民間投資納入全省目標責任考核
構建“親”“清”新型政商關係,實行省市縣三級黨政領導包抓重點民營企業制度,每個黨政領導牽頭一個部門,聯繫一家企業,每季度共商一次企業發展。強化督查考核,將民間投資作為“五新”戰略考核指標,納入全省目標責任考核。完善全省擴大有效投資考核獎懲辦法,將民間投資權重分值由10分提升至15分,將工業投資納入考核範圍。建立民營企業投訴申訴機制,依託省民間投資服務中心設立全省統一的民營企業投訴熱線,及時將阻礙民間投資、不執行有關政策的投訴,反饋有關責任單位核查處理。依託第三方機構,對各市(區)投資環境進行綜合評價,發佈全省年度投資環境評估報告。(記者張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