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在線陜西頻道報道(李妍):4月3日,陜西省委對外宣傳辦公室舉辦"加強文化建設 彰顯文化自信"主題系列新聞發佈會第二場。邀請陜西省文化廳新聞發言人、副廳長顧勁松先生出席,介紹情況並回答記者提問。發佈會由中共陜西省委對外宣傳辦公室副主任安廣文主持。
近年來,為響應"五個紮實"的要求,助力文化強省建設,陜西省在文化事業産業方面全面出擊,廣泛發力。顧勁松對近三年來陜西省文化建設發展情況做了介紹。
"加強文化建設 彰顯文化自信"主題系列新聞發佈會第二場(張婷瀝 攝)
文化産業實力扶貧 文藝作品激勵脫貧
近年來,陜西省文化廳全力抓好榆林市綏德縣"兩聯一包"和駐村聯戶扶貧工作,結合地域文化特色,建設陜北文化藝術創作基地,有效帶動賀家莊村及相鄰村鎮發展文化産業脫貧增收。為充分發揮以非遺生産性保護方式帶動就業增收的扶貧優勢,印發實施了《陜西傳統工藝振興實施意見》,成功舉辦陜西傳統手工技藝大展,在咸陽市武功縣召開全省文化助力脫貧現場會,努力通過産業扶貧、非遺生産性保護、人才培養等帶動脫貧增收,發展地方經濟。
不僅文化産業扶貧成效顯著,利用文藝作品激勵脫貧的工作也碩果纍纍。2017年6月,在渭南市白水縣啟動陜西省助力脫貧攻堅文藝巡演活動,組織文藝工作者組成演出小分隊,奔赴陜西省56個貧困縣(區)的鎮村進行100場演出,有效發揮文藝作品對脫貧攻堅工作的激勵引領作用。在2017年10月17日第四個"國家扶貧日",聯合省扶貧辦組織以脫貧攻堅為主題的秦腔現代戲《苦樂村官》在北京進行全國首演,受到國家扶貧辦和首都各界群眾肯定。組織以精準扶貧移民搬遷為主題的秦腔現代戲《家園》在全國進行第二輪巡演。
做好公共文化服務 提高全民文化素養
顧勁松表示:“深入發掘文化資源,紮實推進文化建設,必須要打牢基層基礎,打通公共文化服務‘最後一公里’。”
近年來,陜西省文化廳積極創建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範區(項目)和文化先進縣,目前,有寶雞市、渭南市、銅川市、安康市4個國家級示範區,銅川市公共圖書館一體化建設、寶雞市業餘文藝團隊建設、渭南市"一元劇場"、安康市"漢劇興市"、高陵區公共文化服務"110"、延安過大年等8個示範項目,有省級文化先進縣56個,其中全國文化先進縣24個。
陜西省文化廳連續舉辦5屆陜西省閱讀文化月,推動全民閱讀,建設書香社會。持續開展"春雨工程"全國文化志願者邊疆行、"陽光工程"——中西部農村文化志願服務行動計劃,受益群眾達20萬人次。
扶植小微文化企業 實施重大文化項目
為了加快文化産業發展,陜西省文化廳大力扶持民營和小微文化企業,提出了搭建小微文化企業孵化基地,鼓勵有條件的市縣設立孵化中心,開展成長性小微文化企業命名獎勵工作等。陜西省現有12家國家級文化産業示範園區基地,7家省級文化産業示範園區,175家省級文化産業示範基地(單位),8家國家動漫認定企業。
通過實施32個重大文化項目帶動戰略,推進絲綢之路經濟帶、藏羌彝文化産業走廊陜西片區等重點産業項目建設。推動文化金融融合,建立政府、企業、金融機構文化合作會商機制,創建文化金融綜合實驗區。
走上國際文化舞臺 彰顯中華文化魅力
陜西文化對外影響力不斷擴大。依託文化部海外"歡樂春節"品牌積極宣傳陜西文化,組織了"國風·秦韻"陜西傳統文化系列展演活動,先後組派文化交流團組赴美國、俄羅斯、澳大利亞、德國、意大利、法國等數十個國家和地區開展形式多樣的文化交流活動。
去年先後組織演出團隊赴12個國家和地區的31個城市,開展了49項文化交流活動,海外現場觀眾數量達百萬人次以上,彰顯了中華文化魅力,為國家總體文化外交做出了積極貢獻,在沙特成功承辦"中國文化周"活動,成功承辦文化部"青年漢學家研修班",在新加坡舉辦"陜西文化周暨西安鼓樂專場音樂會",在哈薩克斯坦陜西村成立"陜西文化之家"藝術中心,首次將國家級非遺--秦腔推向丹麥國際歌劇節舞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