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ChinaNews閱讀

寶雞高端裝備與智慧製造發展專題會議召開  助力寶雞建設裝備製造名城

國際在線2018-04-03 17:51:08

  國際在線陜西頻道報道(王娜):寶雞發展大會期間,寶雞高端裝備與智慧製造發展專題會議于4月3日在陜西省寶雞市召開,陜西省工信廳、陜西省國防科工辦、陜西省軍民融合委員會辦公室等相關部門領導受邀出席會議,寶雞市委常委、市政府副市長徐延波,政協副主席王虎賢等出席會議,國內外近400戶高端裝備與智慧製造企業負責人等共計五百餘人參加了專題會議。

  【三秦大地 寶雞+移動列表】寶雞高端裝備與智慧製造發展專題會議召開  助力寶雞建設裝備製造名城

  寶雞高端裝備與智慧製造發展專題會議現場(王娜 攝)

  據了解,此次會議由中共寶雞市委、寶雞市人民政府主辦,寶雞市工信局承辦,寶雞市發改委、招商局、商務局協辦。會議邀請智慧製造和汽車、機床行業及軍民融合發展等方面的四位國內知名專家做了專題演講;寶雞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馬赟出席並做了題為《寶雞製造的昨天今天和明天》的專題介紹。

 培育新動能 高端裝備與製造快速加速發展

  近年來,寶雞市委、市政府堅持把工業作為立市、興市、強市之本,積極搶抓新一輪工業革命興起的大好機遇,制定實施了工業強市“1553”行動計劃,加速經濟結構轉型升級,不斷培育經濟發展新動能,寶雞高端裝備與智慧製造快速發展。數控機床、石油鑽採、高鐵裝備、鈦材、焊接鋼管等60多種産品銷量居全國或世界同行業前列,寶雞吉利20萬輛整車生産線已達産達效,吉利1.5T發動機是目前最先進的國産發動機,已出口英國;石油機械公司12000米特深井鑽機平臺全球僅美國和中國具有生産能力;秦川機床是國內機器人關節減速器産品系列最全供應商,獲得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金手指獎”和“2017年最佳機器人零部件”稱號;中鐵寶橋集團率先研製出了我國首組時速250公里客專道岔和350公里高速道岔,打破了西方發達國家在這一領域的技術壟斷,7次獲得國家科技進步獎殊榮等等,每一項高科技新成果都與“寶雞製造”息息相關。

  專題演講深入交流 共同推動寶雞裝備製造企業發展

  專題會上,受邀的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副秘書長、教授級高級工程師師建華做了題為《中國汽車行業發展情況介紹》的專題演講;華中科技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陳吉紅做了題為《從德國工業4.0看數控技術智慧化轉型升級》的專題演講;中國機床工具工業協會經銷商分會技術委員會主任、中國機床工具工業協會專家組成員宋文久做了題為《順應良好態勢,加速發展高端裝備和智慧製造,培育具有全球競爭力的寶雞機床産業》的專題演講;國防大學軍民融合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管理學博士郭瑞鵬做了題為《開創新時代軍民融合深度發展新局面》的專題演講。在與專家互動環節,寶雞市企業家聯合會會長龍平、長美科技董事長李慧玲、科迪普新材料公司董事長陳玉柱等企業家分別就如何支持高端裝備製造企業發展、製造業轉型升級、軍民融合等方面問題與專家們進行了深入的交流和探討,為企業更好地發展和研究解決實際困難問題提供了有效幫助。

  多點發力 引領寶雞製造業進入新時代

  【三秦大地 寶雞+移動列表】寶雞高端裝備與智慧製造發展專題會議召開  助力寶雞建設裝備製造名城

  寶雞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馬赟做專題介紹(王娜 攝)

  寶雞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馬赟在《寶雞製造的昨天今天和明天》的專題介紹中指出,寶雞工業的最大特徵是在非能工業領域形成了比較完備的産業體系,最大優勢是高端裝備與智慧製造業基礎雄厚,最大潛力是以企業為主體的協同創新充滿活力,最大機遇是軍民融合深度發展前景廣闊。就寶雞製造業下一步發展,馬赟在介紹中強調,要迅速貫徹落實李克強總理來寶視察時作出的“裝備中國、走向世界”重要指示精神,圍繞市委、市政府確定的製造業“一城四區”發展目標(“一城”即全力打造生産智慧化、産品國際化、産業高端化的裝備製造名城;“四區”即建設“中國製造2025”國家級示範區、國家級機器人與智慧製造引領區、百萬輛汽車及零部件製造聚集區、國家級軍民融合示範區),引領寶雞製造業進入新時代。到2020年,寶雞市製造業在規上工業總産值中的佔比超過90%,高端裝備和智慧製造業對寶雞市工業的貢獻率超過50%。

  寶雞高端裝備與智慧製造發展專題會議的召開,旨在依託寶雞高端裝備及智慧製造産業優勢,探討提升寶雞市高端裝備製造與智慧製造産業發展水準和競爭力,攜手做大、做強、做優寶雞高端裝備與智慧製造産業,加速經濟結構轉型升級,不斷培育經濟發展新動能,加快寶雞工業強市建設。

  延伸閱讀:

   “ 1553”行動計劃是指:寶雞市工業總産值在2020年達到5700億元,比2015年的2565億元實現“翻一番的目標”;重點做大做強汽車及零部件、鈦及鈦合金、煙酒食品、能源化工、優勢裝備製造“五大支柱産業”;培育壯大航空航天、新能源及節能環保、電子信息及光通信、生物醫藥與健康設備、高檔數控機床和智慧製造“五大戰略新興産業”,主動謀劃、大膽嘗試,規模從2015年的180億元到2020年發展為500億元;改造提升建材、紡織服裝、有色冶金“三大特色産業”,培育形成核心能力,規模從2015年的400億元到2020年發展為500億元。

  

—  相關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