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在線陜西頻道報道(柳洪華):2017年年初,陜西省延安市黃陵縣扶貧工作中的發生了一件“小事”,一家醫療機構在扶貧義診中,只面向貧困戶服務,引起村裏其他群眾的不滿。黃陵縣就此“小事”召開縣委常委會會議進行討論研究。
如何統籌處理好2%的貧困戶和98%的非貧困戶之間的關係?針對這件“小事”,黃陵縣在此後的脫貧攻堅工作中,探索推行“機關單位全麵包所有村,領導幹部全員包貧困戶,一般幹部全覆蓋聯繫非貧困戶”的“兩包一聯”機制,同步落實扶貧特惠政策和“三農”普惠政策,實現貧困村、非貧困村,貧困戶、非貧困戶整體聯動。
馮家溝食用菌合作社專業基地(黃陵縣委宣傳部 供圖)
機關單位包村 破解“包而不實”
貧困村最大的短板是什麼,就確定具有相應政策資源優勢的單位進行包扶;村組的優勢是什麼,就確定能夠激發優勢的單位進行包扶。
據了解,黃陵縣針對地處偏遠、設施落後的村組,派駐交通、住建、財政、國土等部門單位;針對群眾思想觀念落後、公共服務水準低的村組,派駐衛生、教育、文化等單位;對蘋果産業集中連片村組,側重考慮農業、果業等農口單位。通過124個機關單位全覆蓋包抓105個村,黃陵縣在農村分別走出了資産經營型、資源開髮型、借力發展型的路子,實現了“一把鑰匙開一把鎖”的幫扶效果。
山岔口貧困戶發展中蜂養殖産業(黃陵縣委宣傳部 供圖)
領導幹部包戶 破解“包而不扶”
黃陵縣充分發揮領導幹部熟悉政策、經驗豐富、能力過硬等優勢,按照縣處級4戶、正科級3戶、副科級1戶的原則,讓1163名科級以上在職幹部對2075戶貧困戶進行全麵包扶。黃陵縣要求包戶幹部當好群眾脫貧的“指導員”“戰鬥員”,幫助貧困戶選準增收産業、定好幫扶措施、抓好任務落實,解決各種生産問題,確保脫貧産業穩步推進。同時,包戶幹部圍繞“八個一批”脫貧政策和各項支農、惠農政策,當好“聯絡員”,助力政策兌現。
據統計,“兩包一聯”開展以來,黃陵縣因病致貧的1835人全部享受到健康扶貧政策,1100名在校學生享受到各類教育資助,339戶1193人享受到易地扶貧搬遷政策;包戶幹部幫助黃陵縣713戶貧困戶種植蘋果4800余畝,341戶貧困戶發展翡翠梨、中蜂養殖等産業。
黃陵縣創業孵化基地(黃陵縣委宣傳部 供圖)
一般幹部聯繫非貧困戶 破解“聯而不幫”
“兩包一聯”機制的特色在於“一聯”。據了解,黃陵縣的每名幹部聯繫5戶非貧困戶,黃陵縣3514名在職幹部職工與17307戶非貧困戶結成對子,做到每戶群眾都有人聯繫、有人關心、有人幫助。
在全面宣傳落實普惠性政策的基礎上,黃陵縣建立關愛幫扶信息庫,讓貧困線邊緣群眾得到更多政策支持和幫扶;結合“一村一品”建設,出臺適合的優惠政策,讓一般群眾享受到“新實惠”。同時,黃陵縣要求幹部每月按照宣傳政策、代辦領辦、解決困難等“八個一次”的要求,對非貧困戶進行“走親戚”式的聯繫幫扶。
既扶持貧困戶,又兼顧一般戶;讓符合脫貧條件的群眾由“不願退”轉為“主動退”;讓非貧困群眾對脫貧攻堅由“不理解、不支持”轉為主動“幫一下、拉一把”,共享小康紅利。
幫聯幹部入戶開展工作(黃陵縣委宣傳部 供圖)
劉家川生態觀光養殖基地(黃陵縣委宣傳部 供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