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在線陜西頻道消息:為加快推進健康榆林建設,提高百姓健康水準,全面落實黨的十九大提出的關於“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國家富強的重要標誌”和“實施健康中國戰略”等要求,榆林市把不斷滿足人民群眾的健康需求和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作為奮鬥目標,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為人民健康謀福祉。
樹立“健康衛生”新理念
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國家富強的重要標誌,也是廣大人民群眾的共同追求。“大健康”是一種全局的理念,是圍繞著每一個人的衣食住行和生老病死進行全面呵護的理念。樹立“健康衛生”新理念,就是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把人民健康放在優先發展的戰略位置,把健康優先體現在社會生活全過程,經濟社會發展規劃中突出健康目標,公共政策制定實施中向健康傾斜,財政投入上保障健康需求,切實維護人民健康權益。要以全民健康為目標,以大衛生、大健康理念為引領,加快推進從“以疾病為中心”到“以健康為中心”的服務模式轉變,拉長預防、保健、諮詢、養生等醫療前端鏈條,促進醫養結合等多種業態融合發展,建立覆蓋全體人群、生命全過程的大健康服務體系,更好地滿足城鄉居民多層次、多樣化的健康需求,以全民健康助力全面小康。
體現“病有所醫”新變化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要抓住人民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病有所醫”則是其中關鍵。報告中提出“加強基層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和全科醫生隊伍建設”和“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構建養老、孝老、敬老政策體系和社會環境,推進醫養結合,加快老齡事業和産業發展”,更是直指核心。近年來,榆林市基層醫院的醫療水準有了很大提高,基礎設施有了很大改善,但基層醫院的人才隊伍仍然薄弱。隨著醫療衛生體制改革的深入,當前迫切需要進一步加強基層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建設,完善各項服務功能,探索建立和完善符合實際的全科醫生培養模式,推進縣鎮村衛生一體化管理。要發揮縣級公立醫院龍頭作用,進一步推進基層衛生人才“縣招鎮管村用”,改善和滿足人民群眾特別是農村留守人群的醫療服務需求,在“病有所醫”上不斷取得新進展。
打造“健康醫療”新常態
健康政策是健康中國的指引,更是關乎著健康中國前行的速度和進程。隨著人民生活水準從小康向富裕過渡以及健康意識的增強,人們更加追求生活品質、關注健康安全,不僅要求看得上病、看得好病,更希望不得病、少得病,看病更舒心、服務更體貼,這必然帶來層次更高、覆蓋範圍更廣的全民健康需求。“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同樣,對於每一個人的健康而言,同樣應該採取“預防為主,防治結合”的政策。完善國民健康政策,也將進一步促進健康與經濟社會建設相互協調,促進“人口紅利”更多轉化為“健康紅利”,滿足群眾多層次、多樣化、個性化的健康需求。
謀求“健康榆林”新發展
沒有全民健康,就沒有全面小康。隨著《“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和《“健康陜西2030”規劃綱要》等一系列政策文件的相繼頒布,吹響了榆林以“提高人民健康為核心,全方位、全週期保障人民健康”的號角,開啟了“健康榆林”建設的新征程。實施“健康榆林”戰略,是新時代榆林衛生計生工作的主題主線,謀求“健康榆林”新發展,就是要完善國民健康政策,把保障人民健康作為經濟社會政策重要目標,把健康指標融入黨和國家政策,把實施健康中國戰略作為重大民心工程。要把“防大病、管慢病、促健康”做為核心,在堅持預防為主提高全民健康素質、強化改革創新完善健康服務體系、提高服務能力滿足群眾健康需求、強化公共安全維護群眾健康權益、實施強市戰略振興發展中醫藥事業、促進産業融合發展新興健康産業以及加強組織領導推進健康榆林建設上下功夫,以“共建共享、全民健康”為戰略主題,由政府搭臺,全社會共同參與,群策群力,共建全民健康,努力把榆林建成健康産業發達、健康服務完善、健康品牌響亮的健康之城。(文 惠德存 編輯 郭克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