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0日,第八屆中國西部國際物流産業博覽會(簡稱“西部物博會”)在西安曲江國際會展中心隆重開幕。本屆大會由西安市人民政府主辦,以“新時代大物流 大交通 新作為”為主題。
國家發改委、商務部、工信部、自然資源部、住建部等相關司負責同志,陜西省商務廳、省交通廳、省發改委相關領導,西安市委副書記、市長上官吉慶和市人大、市政協,以及天津、重慶、成都、南京、青島、長春、鄭州等68個省市代表團領導和100多家知名企業代表參加開幕式。此外,大會還邀請到參加全國物流創新發展工作會議的來自全國發展改革系統、經貿系統、全國示範物流園區和智慧物流示範企業的相關代表共同見證這一歷史性的時刻!
作為本次大會指定獨家戰略合作媒體,陜西網專訪了陜西省西鹹新區空港新城黨委委員、管委會副主任韓娜女士,以下為專訪內容:
記者:隨著越來越多國際航線的開通,空港新城已經逐漸形成為西北地區最重要的空中大門,也是中國向西開放的一個重要樞紐。您能否為我們簡單介紹一下空港新城下一步發展方向呢?
韓娜:作為“三個經濟”關鍵元素聚集最多的區域,空港新城在臨空經濟發展中的地位越來越凸顯。下一步,我們將以“三個經濟”為引領,努力探索“空港+路港”合作的新路徑,將空港打造成大西安國際航空樞紐。
首先我們將圍繞航空客流7000萬人次,航空物流100萬噸的目標,加快提升交通樞紐地位,爭取在年內新開通5條全貨運航線,加快構建“國際中間點、國內中心點”。
同時,空港新城還會開通更多面向關中平原城市群內部的航空支線,形成干支結合的航線網絡。
其次,在做大總部經濟上。在現有13家航企基地總部進駐的基礎上,空港新城將進一步招引航空物流巨頭、境外航空公司區域總部落戶空港。同時我們也將探索開展飛機融資租賃、供應鏈融資等金融新業態,帶動金融企業和資金匯集。
記者:進入大西安副中心城市規劃建設之後,空港新城相繼引來寶能、海航等大批重量級企業扎堆落戶,您能否介紹下空港新城在打造一流營商環境,促進企業落地方面做了哪些努力?未來可能還會有哪些政策支持?
韓娜:空港新城擁有國家級新區和自貿區雙重政策優勢,其中,自貿區面積13.8平方公里,是中國第二大臨空型自貿片區。
圍繞建設絲路交通商貿物流中心,當前空港新城已經吸引總資産超過2200億元的海航現代物流集團落戶,聚集了新加坡普洛斯、豐樹、日立物流、“三通一達”等國內外物流企業66家,先後被評為中國優秀物流園區和首批中國示範物流園區。
項目支持上,空港新城在陜西省率先推行了“3450”綜合行政審批改革試點,組建成立行政審批局,初步實現了“一枚印章管審批”。目前的空港已成為“成本最低、效率最高、保障最全、服務最優”投資洼地。
未來,我們計劃能繼續招引一批臨空産業高端項目,打造航空高端維修製造産業集群。在此,我們也熱忱歡迎創業團隊、企業家攜手空港,共享“三個經濟”發展紅利,擁抱新時代發展的春天。
記者:相較于國內其他臨空經濟較發達省市,西安的不足可能在哪,未來如何加強,進而推動西安臨空經濟發展?
韓娜:作為“三個經濟”關鍵元素聚集最多的區域,空港新城在臨空經濟發展中的地位越來越凸顯。2017年,我們的航空貨運量達26萬噸,增速11.2%,位居中國十大機場第二。但相較鄭州、成都等地區我們還有很大差距。首先,我們的多式聯運體系建設仍有待加強。雖然陜西擁有陸路運輸、鐵路運輸、公路運輸、航空運輸等方式,但相較東南沿海地區的多式聯運體系來説略顯不足。因此,加快陸空聯運、空空聯運建設進程,加速構建健全的多式聯運體系,是亟需解決的問題。
此外,西安需發力進一步完善口岸功能。目前我們共擁有食用水生動物、冰鮮、水果、藥品等4個指定口岸功能。但相較鄭州的七個指定口岸功能來説,還有待加強。在這一點上空港新城也將與各方共同努力,在現有指定口岸基礎上,積極申報,爭取更多口岸功能。(記者 劉碩 孫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