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在線陜西頻道報道(柳洪華);4月16日上午,西安金融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西安金控”)舉辦的“通絲路”跨境電子商務人民幣結算服務平臺(以下簡稱“‘通絲路’平臺”)上線儀式在陜西省西安市舉行。陜西省副省長魏增軍,西安市委常委、副市長高杲,中國人民銀行西安分行行長白鶴祥,浐灞生態區管委會黨工委書記楊六齊等領導出席了儀式。儀式由陜西省商務廳黨組書記、廳長趙潤民主持。
恰逢中國(陜西)自由貿易試驗區(以下簡稱“自貿試驗區”)成立一週年,“通絲路”平臺的成功上線,是自貿試驗區創新發展的又一成功案例,也是浐灞生態區全面踐行補齊區域金融産業短板、助力區域追趕超越和人民幣跨境結算邁出的重要一步。
足不出戶全球購 通關免檢費用低
西安市委常委、副市長高杲致辭(柳洪華 攝)
高杲在致辭中表示,作為助推陜西自貿試驗區開發建設的重要金融創新舉措之一,西安金融控股有限公司創新“互聯網+跨境人民幣”新模式,搭建起“通絲路”平臺跨境電子商務人民幣結算業務平臺,有力推動了小微企業和農戶“走出去”。
據了解,“通絲路”平臺利用國際貿易結算和海外機構的優勢,通過商戶企業宣傳推廣、産品信息發佈,充分借助“互聯網+”的平臺模式,實現跨境網絡購物,跨境交易結算。同時,通過前期重點支持陜西中小企業發展,推動陜西産品“走出去”,後續運營將會涉及門類齊全的全球商品,發揮“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要素稟賦優勢,實現貿易合同撮合,交易訂單生成和在線人民幣結算,提供信用擔保和貿易融資的全方位金服服務,真正實現足不出戶全球購。
除此之外,通過人民銀行西安分行與陜西省商務廳、西安海關、陜西省出入境檢驗檢疫局等部門的協調合作,調用提供的銀行介面,用於完成支付結算流程,調用海關提供的申報介面,用於完成企業報備、産品報備、在線報關和報關進程反饋流程,調用電子口岸公司提供的綜合服務平臺介面打造單一窗口、一站式服務,跨境電子商務提供在線報關、商檢、人民幣結算等一條龍服務。同時,使用本幣計價、結算,相對於外幣,可規避匯率波動帶來的損失、提高結算效率和節省匯兌費用。
精準脫貧致富路 追趕超越新動能
浐灞生態區管委會黨工委書記楊六齊推介“通絲路”平臺(柳洪華 攝)
楊六齊在致辭仲介紹,“通絲路”平臺採取“出口站點+農戶”扶貧模式,按照“一站一品”佈局,讓農戶足不出戶就將“山裏貨”賣到國際市場,實現“百縣百站百品”全面開花。推行“龍頭企業+專業合作社+貧困戶”的産業鏈扶貧模式,搭建貧困人口“網上”創業、就業的有效途徑,使貧困群眾儘快實現脫貧致富。
據了解,借助“通絲路”平臺,創新“跨境人民幣+精準扶貧”新模式,與陜西省內金融機構和貿易商一道打造了幫助農戶將陜西特色産品推向全球市場的B2B綜合性金融服務平臺,為小微企業和農戶提供出口代理和融資擔保等服務。
創新服務貿易發展模式 助力浐灞和自貿試驗區建設
楊六齊表示,“通絲路”平臺將探索創新服務貿易發展模式,積極培育貿易新型業態,為中小企業提供通關、融資、退稅、保險等綜合服務,推進自貿試驗區內貿易便利化和自由化,助推“一帶一路”沿線經濟發展,提升自貿試驗區在國際市場的影響力。
現場簽約儀式(柳洪華 攝)
“通絲路”平臺圍繞浐灞生態區始終堅持的“生態化、國際化、産業化、城市化”的發展理念,依託生態區“五區”政策疊加優勢,以及陜西自貿區浐灞功能區、國際商品貿易交易區、絲路金融創新合作試驗區政策優勢,上線後將始終深入踐行浐灞生態區創新電子商務互動發展模式,助力補齊區域金融産業短板,積極培育貿易新型業態和功能,推進浐灞生態區貿易便利化和自由化,服務自貿試驗區建設。同時,加強與“一帶一路”沿線外企的經貿合作,推動與沿線國家聯動發展離岸貿易,協助沿線經濟發展,通過經濟紅利共享不斷提升陜西自貿區在“一帶一路”中的國際市場影響力。
據悉,“通絲路”平臺發展將分為三個階段。2018至2019年是穩步提升階段,持續優化網站用戶體驗,及時接入西安海關、陜西出入境檢驗檢疫部門系統端口;2020至2023年是跨越發展階段,著力完善平臺功能,擴展上線産品品類,提升産品交易規模;2024至2028年是追求卓越階段,依託區塊鏈、大數據、溯源系統等前沿技術,成為整合信息流的全産業鏈外貿電子交易服務商,以及深度投融資金融服務提供商。
“通絲路”跨境電子商務人民幣結算服務平臺上線啟動(柳洪華 攝)